-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痫证】---中医内科学
痫 病 要求 ①了解痫病的基本概念。 ②掌握痫病的病因病机。 ③熟悉痫病各种类型的证候特点、治疗方法及常用方药。 一、定义 痫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其特征是发作性精神恍惚,突然意识丧失,发则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 别名:癫痫,痫证,羊羔风 二、历史沿革 1.内经及秦汉阶段 最早源于《内经》∶“胎病”,癫疾,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 2.隋唐阶段,对痫证认识有较大提高。 巢元方将痫病分为风痫、惊痫、食痫、痰痫。提出了发作周期有长有短。孙思 邈分为心痫、肝痫、肺痫、肾痫和肠痫。 3.宋元时代 在病因病机和治疗上有所发展。 陈无择认为是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乱而病。 朱丹溪强调痰迷心窍引发。“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孔窍” 4.明清以来,痫证认识上有较大发展。 王肯堂首先将癫狂痫区分开来以如前述。虞抟也主张从痰论治。叶天士补充了痫病虚证的治法。王清仁补充了气虚血瘀型的治法。 三、范围 本篇讨论范围纯指反复发作性昏仆,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的痫证,至于热病中的抽搐及暑痫不属讨论范围,西医学中的各类癫痫,可参阅本篇讨论。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七情失调:主要是惊恐,惊则气乱。 2.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胎气受损两类 3.脑部外伤:包括产时受伤和跌仆损伤。 4.其它:包括感受外邪、它病影响、药物和手术影响。 二、病机 1.病位主在心、脑,涉及肝。 2.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常兼气、火、风、瘀等邪。 3.病理关键为痰聚气逆,风痰闭阻,神机失用,元神失控。 4.病理转化:病机转化决定于正气的盛衰及痰邪深浅。痫病之痰,具有随风气而聚散和胶固难化两大特点。痫病之所以久发难愈,反复不止,正是由于胶因于心胸的“顽痰”所致。至于发作时间的久暂、间歇期的长短,则与气机顺逆和痰浊内聚程度有关。 5.痫证日久,邪伤精气,可致心肾亏虚。 示意图 七情失调 肝气不舒 肝旺 风火 肝风内动 胎气受损 惊恐精竭 肾虚 痰火犯心 饮食失调 外感六淫 脾虚 神明失用 产伤、跌仆损伤 伤脑 瘀血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 任何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但多在儿童期、青春期或青年期发病,可有家族史因惊恐、劳累、情志过极等诱发。 2.典型发作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有异常叫声等,或仅有突然呆木,两眼瞪视,呼之不应,或头部下垂,肢软无力,面色苍白等。 3.局限性发作可见多种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而无突然昏倒,或凝视,或语言障碍,或无意识动作等。多数在数秒至数分钟即止。 4.发作前可有眩晕、胸闷等先兆症状。 5.发作突然,醒后如常人.醒后对发作时情况不知,反复发作。 6 脑电图在发作期描记到对称性同步化棘波或棘—慢波等阳性表现。有条件可做CT、磁共振等相应检查。 二、鉴别诊断 1.中风:中风病突然昏倒则仆地无声,昏迷持续时间长.醒后常有半身不遂、口歪等后遗症; 2.厥证:厥证除见突然仆倒,昏不知人主症外,还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或见口噤,握拳,手指拘急。而无吐涎、吊眼、抽搐和怪叫等症。 3.痉证:两者都有四肢抽搐,而痉证多为持续发作伴有角弓反张,身体强直,经治疗抽搐停止但原发病仍存在。 4.脏躁证:属于反复发作性精神障碍疾病,女性多见,表现忧郁悲伤,全身疲惫,发时苦笑无常,呵欠频作,四肢挺直呈戏剧性抽搐,可以阴暗示而停止,过后能回忆发作过程。 三、相关检查 脑电图是诊断痫病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方法,对痫病发作类型确定具有重要作用。典型发作期脑电图描记到对称性同步化棘波或棘—慢波等,可考虑为原发性痫病。在发作间歇期可采用诱导试验,如剥夺睡眠、节律性闪光刺激、声刺激等,可提高脑电图异常阳性率。也可在深呼吸、睡眠时描记。对继发性痫病的检查,应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脑电图的改变,选择相应的检查方法以明确之。疑有占位病变时可作头颅CT、HRI或脑血管造影。 【辨证论治】 频繁发作者,以治标为主,着重清泻肝火,豁痰熄风,开窍定痫。 平时则补虚以治其本,宜益气养血,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急 以开窍醒神治其标 缓 补虚治其本 症状:发病前多有眩晕,胸闷,乏力,痰多,心情不悦。发作呈多样性,或见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尖叫与二便失禁;或短暂神志不清;双目发呆;茫然所失;谈话中断,持物落地;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 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医药健康】胰腺癌化疗进展.ppt
- 【医药健康】腹、盆腔手术的麻醉Chapter 21 Anesthesia for.ppt
- 【医药健康】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ppt
- 【医药健康】牙科放射线学--口腔數位影像失誤.ppt
- 【医药健康】跟上DICOM的发展-医学数字成像与通信标准.ppt
- 【医药健康】部分国家的全科医学专科教育.ppt
- 【医药健康】胰腺超声诊断.ppt
- 【医药健康】肾动脉狭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化选择.ppt
- 【原创PPT】总务主任竞聘演讲稿文库.ppt.ppt
- 【原创】2013届高三生物复习课件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013高考).ppt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简明教程胡蓉习题答案解析.pdf
- 中国自动包裹分离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2025年中国故障实验台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中国桌面热转印条码打印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桌面升降台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清单)单元检测(及答案).pdf
- 中国桌面式半自动灌装系统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桌面式电源适配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桌面式灌装系统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桌面式扫描电子显微镜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