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中医学的哲学基础.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类-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第一节 精气学说 气的定义: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物质 古代哲学 朴素 思辨 精气的定义:气中之精粹 精气与中医学关系密切 一、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本源性 元气论——本体论 “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 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 气分阴阳而天地成 “天地者,形之大也,阴阳者,气之大也”《庄子》 气有聚散 “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医门法律·先哲格言》 一、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运动性 气机:升、降、出、入 气化:无形 有形 精气化生为人 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 男女阴阳之精气化生为人 “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管子·水地》 精气之聚散是生命之基础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 庄子·知北游 》 二、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精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肺脾肾:气的生成 心 肝:气的运动 精气充足则生命活动正常 精应正常藏泻,气应正常输布 精气神的关系 精:气之精粹、泛指有用之气、肾精 气:肾气、水谷之气、自然界之清气 神:自然界之规律、生命活动之主宰、生命之外在体现、精神意识思维 精气生神、养神,神御精气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概念的形成 1、来源特点:朴素、直观、意象 2、阴阳概念的本义 阴阳的本义出自对日光向背的形象描述,甲骨文中有大量晴天是“阳”、阴天是“不阳日”或“晦日”的记载,以出日为阳,覆日为阴,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诗经》:“既景乃岗,相其阴阳”。 《易经》:“鹤鸣在阴,其子和之”。 《山海经》:“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密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铁”。 《周礼》:“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一)阴阳概念的形成 3、阴阳概念的引申 古人并没有满足阴阳概念已有的明确内涵,或许是太阳的晦明给予了以农耕文化为母体的中国先民极为深刻的印象,进而又将这种观念从直觉推及万物,用以标示日月、天地、冷暖、上下、左右、明暗、凸凹、高低、长短、动静、刚柔、男女、昼夜等成对的范畴。阴阳概念逐渐扩大了它原有的外延。 可解释自然现象 如《国语》:“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左传》:“陨石于宋……是阴阳事,非吉凶所生”。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一)阴阳概念的形成 亦可用于人事 如《管子》:“人主者,立于阴,阴者静,故曰动则失位。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 亦有宇宙本体的涵义 在《易经》里,阴(阴爻)阳(阳爻)孕含于八卦中,进行了更加系统地发挥和演绎,用阴(- -)和阳(—)推演宇宙万物的变化,所谓“一阴一阳之为道”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相关性 所谓阴阳的相关性,也称为关联性,是指用阴阳所分析的对象,应当是同一范畴、同一层面的事物或现象,只有相关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才可以用阴阳加以解释和分析。 2、普遍性 所谓普遍性,也就是广泛性。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二)阴阳概念的特性 3、相对性 所谓相对性,是指各种事物或现象以及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阴阳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阴阳的可分性。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素问·阴阳离合论》 其二,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寒热转化、气血化生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二)阴阳概念的特性 其三,当原来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前提改变时,事物的阴阳属性也随之而改变。 例如可以以五脏部位的上下划分其属性;也可以以五脏的特性及功能划分。 4、规定性 阴阳的规定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性。 二是根据中医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