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3《蜡烛》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蜡 烛》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教材分析: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二战时期,作者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蜡烛”表面是指老妇人为哀悼烈士,在其坟上点燃了她珍藏了45年的两根结婚喜烛,实际上是象征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及两国人民的战斗情谊。
3、中招考点:
通过对河南近3年中考试题的分析,作家作品、字音、解释以及对文章大意的归纳概括仍是中招考察的对象。
4、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属于自读课文,内容简单好理解,所以重心应当放在学生身上,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点拨为辅。但由于本课属于战地通讯,学生不太熟悉,所以课前教师应做好讲解介绍。
二、学习目标:
1.知道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及写作背景,识记重点字词;
2.能梳理故事情节,说出通讯主要内容;
3.通过对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够体会老妇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各国人民的战斗情谊。
三、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一: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师课上抽查落实。
针对目标二:师问生答,课后生识记。
针对目标三:师方法引导,生理清文章情节,理解情感。
四、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导语设计 导入:
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惟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惟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位苏联青年。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今天我们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1.了解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及写作背景,识记重点字词;
自学指导一:
自学内容:
本课的作家作品、文体常识及写作背景。
自学方法及要求:
1、请同学们查阅课下注释或借助工具书,了解作家作品、文体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完成预习检测。
自学时间:5分钟。
自学检测一一:
1、作家
西蒙诺夫, 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代表作有剧本《 》。 ?
2、文体常识
《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道 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 。
3.、简要说说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此文?(了解)
背景:《蜡烛》的背景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曰,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4. 1、请读准下列的字词 :
烧 灼 桥头堡 地 窖
匍 匐 腋 下 拂 晓
瓦 砾 颤巍巍 迫击炮
契柯拉耶夫 舀 鞠 躬
2.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烧灼: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颤巍巍:
肃穆:
永垂不朽:
瓦砾:
能了解作家作品、文体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识记本课重点字的注音及重点词语的解释。 能从名、时、地、评、作五方面把握作者 重点字的注音及重点词语的解释。 2.目标二: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把握通讯内容
2.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把握通讯内容;
2.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把握通讯内容;
自学自学指导二:
自学内容:本篇课文。
自学方法及要求: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理清通讯内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情节。
2、复述要求:可以按照课文的顺序复述,也可以打乱课文顺序,有创造性的复述。可以先写提纲,然后按提纲复述。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语言要简练、生动。声音洪亮,仪态大方,用普通话复述。
自学时间:10分钟。
自学自学检测二: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能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理清本课的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语文上册11 背影教学案 苏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11《最苦与最乐》(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语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11《最苦与最乐》(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语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12《懒惰的智慧》导学案(新版)语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13 人琴俱亡指导教学书 苏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13 人琴俱亡教学案 苏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13 苏州园林教学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14《范进中举》(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语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14《范进中举》(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语文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15 父母的心教学案 苏教版.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