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鹿港 歷史的呼喊.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灣鹿港 歷史的呼喊

歷史的呼喊 鹿港 製作小組 : 沈昱丞 王欣博 蔡豐收 指導老師 : 唐黛影 前 言 古諺云「一府、二鹿、三艋」正代表鹿港在台灣歷史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單就過去文化背景來講,屬於平埔族貓霧栜(巴布薩族)「瑪芝遴社」的聚落所在。 以全台地理位置來說,位居南北之中。 不論是對商業、文化或地理位置而言,鹿港的位置均顯重要。 針對鹿港的歷史、觀光、古蹟和文化來做多方面的探討。 走過 鹿港的興衰 鹿港位於彰化縣內,從清康熙時期就陸續有先民來此地開拓,乾隆中葉至道光年間,為鹿港的全盛時期,隨著台灣中部的開墾,商業船務亦蒸蒸日上,商業地位達到鼎盛,成為台灣中部第一大港市。但是鹿港的興盛之年不過五十餘年,咸豐(1851)之後的鹿港因港口的泥沙淤塞及海岸上升,使的商業、航運即漸趨沒落,自此淪為一個普通的濱海小鎮。 走過 鹿港的興衰 正式開港時期 全盛時期 停滯時期 日治時期 光復後 正式開港時期 優越的條件: 鹿港位於西部海岸中央,是南北船隻往來的中繼站;對外,則因與大陸最近,海運約1/2個時辰便抵達,吸引了大批船隻。 是擁有富庶的腹地彰化平原。彰化平原自古有穀倉之稱,不僅供應本島所需,還補充大陸米粗之不足。鹿港成為各物品的專站,可說是促進它繁榮的原因。 是港闊水深 的天然良港條件使然。 正式開港時期 開港重要記事: 雍正9年(l731),鹿港正式開放為島內貿易之港。 乾隆初,成為中部米穀集散中心。 49年(1784),清廷鑑於大陸移民偷渡鹿港的情況日益嚴重,繼安平與廈門對渡之後,正式核准鹿港與福達泉州的鉗江口對渡。 隔年,八里室與福州五虎門對渡。 成為台灣南、中、北地區貨物的主要進出口岸。鹿港輝煌的史頁就此真正展開。 全盛時期 乾隆49年到道光30年,約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是鹿港的全盛時期。從以往的文獻描述便可看出繁榮盛景「鹿港大街,街街縱橫皆有...」,「大街長三里許,泉廈郊商居多,舟車輻轅,百貨充盈...」,「港口帆檣林立,白帆輕驅海風,人皆輕衣馬肥」。豪商林日茂為首,資產算十萬者達百家...公共事業皆由八郊處理,文化實冠於全台。」當時,鹿港人口據說有10萬,港口每日有100艘左右的帆船進出,最大的甚至可達500公噸,「鹿港飛帆」成為出名的盛景。鹿港當時的陸路貿易涵蓋彰化、台中、南投等地,海路貿易更廣,由這句諺語:「頂到通霄(苗栗),下到琅礄(恆春)」,盛況可想而知。 停滯時期 從道光末年到日治以前,鹿港雖然仍是重要的物產集散地,商業交易依然蓬勃熱絡,維持著富庶繁榮,但是受到地理環境變遷的影響,發展的腳步停滯,無法再更進一步興盛。雖然當地商人一再借助外港來疏通航運,但仍然無法挽回頹勢。咸豐10年(1860)北京條約訂定之後,清政府鑑於鹿港當時已不能出入大船因而割捨了它,開放淡水、基隆、安平、打狗 4大港與外國通商。這個決定,導致鹿港的對外貿易被這4大港搶去。到了光緒末年,鹿港終於面臨了天然優勢盡失的窘境。 日治時期 日人據台後,原有的經濟受到傷害,加上新建的島內運輸動脈不經過鹿港,商業新興的基隆、高雄奪走,於是鹿港急劇的沒落。到民國26年中日戰爭後,與大陸貿易完全被禁,鹿港自此便從燦爛歸於平淡。在這段時期,許多鹿港居民紛紛出外謀生,稱為「鹿僑」從吃苦耐勞的馬頭苦力和鹽場挑伕,到學有專長、善於會計的文士,深受各地欲迎。以往台灣曾有一旬俚語:「鹿港查甫,台北查某」,便是稱道鹿港男人的種優秀及台北女人巧於妝扮,受到當時社會的注意。 光復後 光復後初期曾恢復與大陸通商,可惜好景只是曇花一現,不久港口又關閉。接著又逢政府遷台,百廢待舉,擴大築港的計策從此破滅。此後多年,台灣經濟逐步成長,甚至快速飛躍。在這個急劇變化中鹿港卻保持往昔的風華。隨著這股經濟熱潮而來的,是對於文化破壞的反省。在這樣的自覺中,鹿港因為保存較多且較完整的傳統建築、手工藝與民俗生活,於是以古風貌開始吸人們的注意。 蛻變 重現鹿港第二春 雖然地方經濟榮景不再,但鹿港一直以來都未放棄以開港經商的方式來繁榮當地。到了70年代之後,逐漸出現另一種聲音、想以另一種不同的模式來發展鹿港:就是運用鹿港在歷史變遷中所殘存下的各種樣貌,如建築、街道、文物、傳說故事等集體記憶,來重振鹿港的榮景。這樣的想法,在地方精英及文史工作者的奔走下努力,開始普遍並被接受,並逐漸獲得一些能夠具體實現的環境。 得天獨厚的條件與環境 住屋建築具特色: 廟宇林立: 地方特色保存完整: 特殊的民間藝術作風: 景點密集: 住屋建築具特色: 由於歷史發展之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