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教师是教育影响的主导者、 支配者,教师的一个皱眉、一个微笑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本文试从查找问题、分析成因、寻求对策等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述。
关键词:心理健康状况成因对策
一、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主要表现
1、躯体化。主要反映身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等的其他躯体表现。
2、抑郁。主要表现为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失望,悲观等以及与抑郁有关的认知和躯体征象。
3、偏执。主要表现为个体有偏执性思维,如敌对、猜疑、妄想、夸大等。
4、人际敏感。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他人相比???更为突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卑感、心神不宁、明显不自在。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意识过强,消极等待等。
5、敌意。主要从思想、感情及行为三个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具体的表现包括时常有厌烦的感觉,摔物,喜欢与人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爆发等。
6、强迫症状。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例如强迫性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
7、焦虑。一般指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表征,如气促、出汗、尿频、失眠、发抖、惊恐等。
8、恐怖。恐惧的对象包括人、物、事等方面及社交恐怖。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经公布了一项调查报告: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2.4%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从分布态势上看,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突出。调查发现,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担心、精神不振等。
二、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
1、工作负荷过重。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日平均劳动时间高出1.67小时,其中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均少1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左右,再加上教师下班后的备课、批改作业、家访、进修学习等,而且双休日和寒暑假的休息也常常没有保证。如此长期的超负荷运转,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温馨时光也被无情地剥夺了,容易使教师疲惫不堪,身心疾病增加,心理负担沉重。
2、心理压力过大。随着小学入学高峰的下降和全面实施教师聘任制,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等给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全新的理念和实践,教师普遍感到困惑茫然,感到不适应,为了避免被淘汰出局,大家需要不断学习,自我“充电”“加压”。同时在一些家长眼里,学生成绩好坏、能否升入重点中学以至于今后能不能考上大学,都是老师一个人的事,只要孩子不成才就是没遇到好老师。而且,有些媒体不去理解教师所做工作以及教师的心理伤害,盯住教师一些失误,过分炒作,出现“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偏向学生的一方现象,给教师带来严重心灵伤害,加重教师的精神负担。
3、人际交往狭窄。从教师的工作性质来看,教师工作繁重,工作相对封闭,许多教师每天接触的人只有同事、学生、家人,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加之教师生活环境单纯,导致思想意识与社会相脱离,因而社交技能与社交活动的需要不相适应,社交的成功率较低,从而使他们不愿过多地与人交往,心理上自我封闭。其次由于教师的工作繁杂而细碎,工作需要认真细致,长期如此,易形成过度计较的性格特点。同时由于文人相轻的传统观念,在各项评比中容易产生相互猜忌、攀比、嫉妒的情绪,由此造成教师在人际交往发生障碍,性格忧郁孤僻。
三、调适教师心理问题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
许多人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其基本问题就出在对“自我”的观念上:一种是认为真实的我不完美,因此排斥它,憎恶它,结果使自己的心理受到伤害。另外一种是过分夸大自我形象,认为自己是最完美的,傲视一切、有恃无恐,结果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就会到处碰壁,造成更深的自我伤害。心理学研究发现,过高估计自己或是过低估计自己,都会使人丧失适合自我发展和成功的机会。因此,要学会从多方面、多途径了解自己,要学会从周围的世界中提取有关自我的真实反馈,避免由于自己的主观理解所带来的误差;要坦诚地承认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并肯定自己、尊重自己的优点;要实事求是地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尽可能使自己的理想与自身的能力和生活现实接近;要敢于承认差距,善于学习他人,扬长避短,提高自己,避免陷入嫉妒的泥潭。一位心理健康的教师不仅拥有自信心,善于反思自己,不断进步,而且能够接受他人的新方法,接受新事物,这样才能永葆激情,才会因成功而快乐。
2、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保持良好的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平静、持久而具有感染性的情绪状态。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