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温庭筠诗中怀古情结
浅析温庭筠诗中怀古情结
摘要:作为晚唐诗人,温庭筠的诗中不乏咏史怀古之作,主要表现为借古讽今,抒写个人情怀,以及歌颂爱国精神,这些诗成为温诗中的奇葩。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激化,作为诗人能怀古伤今,歌颂忠贞爱国,是时代的必然,更是忧国爱民的写照。
关键词:温庭筠 诗 怀古
中晚唐时期,由于衰微黑暗的社会现实和特定的历史文化原因,咏史创作进入了非常繁荣的时期,表现出特定的思想情感取向。唐代文人大多出身寒门,更为关注社会状况,此时期的文人不仅抒发个人情志,而且开始以冷峻深沉的笔触去批判现实与政治,直接揭露社会的黑暗,带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
温庭筠,这位唐末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作为“花间派”的代表人物,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但其诗中也不乏咏史怀古之作,不乏慷慨悲歌之情。
一、在借古中讽喻当朝
《达摩支曲》借咏叹北齐后主高伟荒淫奢侈、亡国殒身的故事,对腐败的晚唐统治集团进行针砭。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东汉著名女诗人蔡文姬战乱中为胡人所虏,身陷匈奴十二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无故扣留十九年,两人同是身在匈奴心在汉朝,对父母之邦的思念,对故国的难以忘怀,绵长久远。
“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澜。”高伟是一个极其荒唐的君主,临危苟安,耽于淫乐,最终成为北周的阶下囚,忍辱饮恨。
“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邺都旧臣空怀复国之心,苦于无回天之力,只好借酒消愁,一任岁月蹉跎,早生华发。“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暗示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历朝历代皆如此,对晚唐统治者敲起警钟。
二、在凭吊中感慨自身
《过陈琳墓》也是一首咏怀古迹之作。表面上是凭吊古人,实际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陈琳是汉朝末年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长章表书记。归附曹操后,予以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手。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充满仰慕感慨的笔调,点出陈琳以文章名世,蕴含??佩之情,同时暗透诗中所抒的感慨与诗人的际遇分不开。“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有对自己才能的自信,有暗含人才惺惺相惜之意,同时也蕴含着极沉痛的感情:一个杰出的人才竟不得不把了解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前贤身上,反映出他见弃于当时的寂寞处境和怀才不遇的沉重感慨。陈琳遇到爱惜人才的曹操,而诗人却没有这么幸运,因此诗中流露出欣羡,也流露出生不逢时的感慨。“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寄托自己对前贤的追思缅怀,对重视贤才的明主的追思,对那个时代的追恋,更暗示当代的不重视人才。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文章无用,只能挥剑从军,从军也可能再历飘零,生不逢时之感进一步表现出来。
《过陈琳墓》是寄慨遥深、文采斐然的名作,他的《蔡中郎坟》则从另一个角度怀古追思。东汉末年著名文人蔡邕,死后葬在毗陵尚宜乡互村。这首诗就是写诗人过蔡中郎坟时引起的一段感慨。
“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蔡邕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历史的风雨,人世的变迁,使这座埋葬着一代名士的古坟已经荒凉残破不堪,只有那星星点点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在它的周围。野花的生机勃勃更衬托出古坟的零落荒凉。这里隐隐透出一种今昔沧桑的感慨。诗人利用传说进行推想:既然张衡死后有蔡邕作他的后身,那么蔡邕死后想必也会有后身了,巧妙地将诗意由吊古引向慨今。
“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词人。”尽管蔡邕生于政治黑暗腐朽的时代,但他毕竟被人欣赏过。而今天的文士,则连蔡邕当年那样的际遇也得不到,只能与时俱没。因此诗人十分感慨;即使用尽心力写作,又有谁来欣赏和提拔呢?高度的概括、尖锐的揭发和绝望的愤激营造了一个特殊的艺术境界。对那个糟践人才的时代进行了概括,也表露出当时广大文士愤激不平的心声。
三、在咏怀中歌颂爱国
《苏武庙》一诗是温庭筠在凭吊苏武庙时的临风怀想之作,咏叹了苏武坚贞不屈的壮举,赞颂了苏武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苏武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汉武帝天汉元年出使匈奴被扣留,直至昭帝始元六年才返回汉朝。他被扣留期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十九年如一日,爱国挚情丝毫未减,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英雄气概。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汉昭帝时,匈奴与汉朝和亲,汉使到匈奴后得知苏武尚在,匈奴只好答应让苏武回国。这首诗首句着笔就写苏武突然见到汉使,得知他已经获释可以回国时悲喜交加的激动心情,深刻地显示出其思国若渴的爱国精神。次句由人到庙,由古及今,写苏武庙的景物,写出苏武庙苍古肃穆,渲染出浓郁的历史气氛,透露出诗人崇敬追思之情。
尽管世事沧桑变化无穷,但是一个爱国者的崇高精神却是万古长青,令人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