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观词中春意象与水意象
秦观词中春意象与水意象
作为我国传统抒情文学重要的审美对象,意象满蕴着作者的审美情感,也渗透着读者的审美领悟。从词的意境来看,秦观的词凄美柔婉的意境,蕴含于独具表现力的意象之中:词人寄意于象,以象尽意,使物象与自我意识交织,情语与景语交融,传达出微妙但触人的心曲,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张力。从词的言语来看,秦观词多语言流丽,为风格婉约纤细的柔美之作[2],其词中的春意象细腻凄美,水意象嬗变哀婉,反映着秦词中较典型的风格和内涵,寄托着作者更真切、独到的情感,是值得进行细读的。
而秦观的难能可贵之处,更是在对春意象、水意象的普遍叙写的背后,将其中所蕴内涵和思想水到渠成地如同娓娓道来般叙说,真正做到言而有意,述景而不乏泛。尤其当结合秦少游生平来赏析其作品,更不难感觉到少游词中典型的伤感情调相合于其不得志的宦游生涯,是他脆弱心灵的直接体现,也是他坎坷一生的真实缩影,并再现了北宋所有失意文人的命运。
一、春意象――含蓄蕴藉,托兴深婉
春,是生命的象征,往往给人以希望和寄托所在之感。而春光匆匆,又使人们感觉自然变化的无情,由此萌发出青春不再、理想消逝的生命悲感,不由将客观物象主观化并寄托于诗,从而诞生出饱含深情的意象。“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3]四时变化的景物十分容易触动作者的情思,引起忧伤惆怅的感情,使得情意与物象渗透,并表现在作品中。
春光的流逝常易引起“美人迟暮”[4]之感,因为春的意象往往带有女性化的柔性心理,多为喜作闺音的婉约词人所钟爱。秦观新型敏锐易感,自然对美丽的春景情有独钟。《全宋词》收集的52首秦词中,“春”字出现了83次,其它与春天有关的词语如芳草、碧草、衰草、落红、飞红、残红、乱红、落英、红粉、桃李、柳、飞絮、风絮、东风、杜鹃、莺等共出现89处,“花”字出现了118次。这些白描的写法语工而言赅练,所叙之境所体之情却远超于字面,诸如《好事近》[5]起首“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两句,仅用十一个字就写出春路、春雨、春花、春山、春色等系??意象,传达出耐人寻味的意境。
秦观善于体察、捕捉春天事物的细微物象并加以形象的表现,以柔婉的意向寄托感伤的心境。鲜明的物象加之情感的张力,使秦词中的春天往往显得幽微生动,感人至深。
如《满庭芳》其二: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樱。渐酒空金?,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雨后云开,飞燕、红英、榆钱、秋千、绿水、东风、朱门、杨柳、秦筝,作者细腻观察体味捕捉细节并加以组合,使得以春色为主色调的意象群组成一幅鲜明生动的春景图,为下面的抒情奠定了基础。下片感怀,转入今日的寂寞凄凉。“豆蔻”意象,用杜牧“豆蔻梢头二月初”诗意寓仕途无限今昔之感。独自久倚阑,回想十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心中黯然怅惘。极具失落意绪的“凭阑”[6]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忧闷的情结;而“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就从眼前薄薄的烟雾、渐渐向城墙落下的残阳等自然意象中透露出惆怅孤寂的内心深曲。词人将画面的重心凝聚到细微的物象上,每一个意象,都是情思的音符,含蓄蕴藉,托兴深婉。
更形象更具体的内涵体现在秦观在春意象中寄寓了他对生活的凄苦的感受――将身世寄于艳情春景。这一点上看,与秦观同苏轼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有关:秦观作词受到苏轼潜移默化的影响,苏轼开辟了以词抒写自我灵性的新格局。少游一生积聚了满腹不得志之悲愤郁闷,此时词就成为了其情感倾泻的一个有效载体。而他在写作风格上又与苏轼大相径庭[7],不似苏轼那样直抒胸臆,而是将身世之感打入艳情春景,将沉深的辛酸苦闷融注在类型化离情别恨之中,从而给传统的艳情词注入了新的情感内涵,从这一点上看,秦观做到了在词意境上的继往开来。
例如,《踏莎行?雾失楼台》: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桃园、杜鹃、梅花等本当欢快、悦人的春意象被秦观赋予了晦暗悲伤的情感,使得全词色调凄暗,境界凄厉,上片通过楼台、津渡、孤馆、杜鹃等眼前景色,寓情于景,情景浑成,并将久伫苦寻幻想“桃园”[8],却求而不得的失望之情注入孤凄之景。下片开首三句,借言友人殷勤致意,但仍无济于排除忧怅,离恨依旧重重,令人难以释怀。于是秦观发出浩然长叹:郴江本应绕郴山,却奈何偏偏远流潇湘?这绝非是一种简单的自怨自悔、自责自恨,而更多包容着“长恨此身非我有”[9]和“天意从来高难问”[10]的感叹,包容着自己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困惑与思索。纵春景灿烂,于己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