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课件】健康,从“心”做起.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PPT课件】健康,从“心”做起

成都市一医院心内科、心研室全体课题工作人员向大家拜年 祝新年快乐 健康,从“心”做起 成都市一医院 朱轼 2006,9,15 head(头)—heart(心)—foot(脚),看似毫不相干。但脑 卒中、心肌梗死、间歇性跛行,这几个从头到脚的疾病,其实都源于 一个共同的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如今,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导 致的全身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负和新世纪对于人类健康的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报告,全球所有死亡原因的1/3是心脑血管疾病。1700万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80%分布在低中等收入国家。 2020年预计死亡人数将增加50%,达2500万人,其中1900万在发展中国家。2000~2020年,心梗在死因排序中将从第5位跃居第1位,脑卒中将从第6位跃居第4位。目前,心血管病死亡率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呈下降趋势,而在东欧、俄罗斯、中国、印度则明显上升。 每13秒死亡1名心脑血管病人?? 15年间北京中年男性心梗? 死亡率增加1.54倍 心脑血管疾病之所以没得到有效控制,是因为人们没有意识到避免或控制致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性。全世界有烟民12亿,超重或肥胖者10亿,缺乏运动的“静息生活方式”正在成为一种时尚。74岁以前死亡的欧洲人中40%是被心血管疾病夺去生命的,这个数字相当于中世纪几乎灭绝欧洲的鼠疫所造成的死亡人数,但鼠疫在几年中可被控制,而心血管疾病在欧洲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控制。   在中国,2004年卫生部报告“中国城乡居民健康营养调查”,高血压患者1.6亿、血脂异常者1.6亿、糖尿病患者2000万、空腹血糖受损者2000万、肥胖者6000万、超重者2亿、烟民3.3亿、被动吸烟者9亿。中国1998年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13秒死亡1人。    北京市1984~1999年,成人胆固醇水平增加24%(40mg/dl)。 著名的Framingham heart study和mistreat经典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胆固醇水平增加1%,冠心病的患病率增加2%;胆固醇水平下降1%,冠心病的患病率就下降2%。 在这15年间,北京市心肌梗死死亡率(男性35~44岁)增加了154%。分析原因,这个年龄的人群生活压力大,没有心血管疾病的忧患意识,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危险人群,对完全是可防可控制的疾病,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所以在我国,不但高血压问题非常严重,胆固醇增高也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10个心梗,9个可被预测   6个心梗,5个可被预防 因为病后的治疗针对的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在上游采取预防措施,有更合理的成本,而且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对这样的疾病无论怎么强调预防都不为过。 结果发现,90%的心肌梗死可以被9个因素预测,其中8个危险因素按照权重排列:血脂异常(特别是LDL-C增高)、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紧张,可以看到这些危险因素完全是可以控制的;1个积极因素为坚持少量饮酒。 抓好“六防”,构筑全面防线   建立联盟,打造健康中国人 1.防危险因素 2.防发病 3.防事件 4.防后果 5.防复发 6.防心力衰竭    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预防策略 一是及早:从青少年启动; 二要综合:多重危险因素综合干预; 三应强化:对中年及高危人群进行强化干预; 四须持续:需要终身管理。 此外,还要抓好3个环节: 患者教育,告知“有胸痛上医院”; 院外早识别、早转复、早复苏、早转送;院内组建胸痛中心,绿色通道。 病在腿上,险在心上   “踝臂指数”排查诊断 动脉硬化血栓的形成,除了造成心(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脑卒中)、肾(肾动脉狭窄)等脏器损害外,还可引发严重的外周动脉疾病,表现为肢体的疼痛、坏疽、坏死、间歇性跛行。严重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远期预后很差:55%死于冠心病、10%死于脑血管疾病、25%死于非血管性疾病,<10%死于其他血管事件。 ABI异常,则提示存在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这一简单、科学的检测,就是通过测量下肢收缩压和肱动脉收缩压,计算出“踝臂指数”(ABI=下肢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由于ABI检测外周动脉 疾病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达99%,所以可确诊外周动脉疾病,并识别处于血管事件的高危患者。 推荐下列人群进行ABI检查 年龄≥70岁;年龄在50~69岁之间,有吸烟或糖尿病史;年龄<50岁,有糖尿病和1项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或糖尿病病史≥10年;劳累相关的腿部不适或缺血性静息痛;下肢脉搏检查异常;确诊的粥样硬性冠状动脉、脑血管或肾动脉疾病患者。 钙离子拮抗剂 临床随机双盲praise试验[1-3]提示新的钙拮抗剂氨氯地平(amlodipine)能延长dcm患者的存活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