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土家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思考
关于土家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思考
作者简介:李国林(1987-),男,汉族,甘肃会宁人,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专业民族历史方向
摘要:土家族的历史悠久,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可是这些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开发和充分的利用,所以研究土家族的各种民俗文化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土家族民俗文化资源的介绍及价值分析,我们可以在尊重客观现实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利用土家族的各种民俗文化资源,从而促进土家族经济的发展,并巩固其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地位,使经济与文化在发展中互相促进,彼此为对方服务,最后实现本民族的现代化。
关键词:土家族 民俗文化资源 价值 开发
一、土家族简介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长期以来使用汉文。土家族历史悠久,约2000多年前就定居在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其族源说法不一,一说是秦以后定居在湘鄂川黔交界的巴人后裔;一说是巴人与汉人融合而成。
现今,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重庆长江以南与川、湘、黔等省交界的山区。其中土家族在重庆市有107万,主要分布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35.6万)、石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7.1万)、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万)、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6.5万)、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5.6万)。
二、土家族民俗文化资源分类
关于文化对一个民族重要性的论述,笔者赞成中央民族大学施正一教授的观点,他说:“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1]此外,他还认为“传统文化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拢聚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2]土家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其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那么民族文化有哪些内容呢?《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对“民族文化”条目的解释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内容;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因此,作者基于《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对土家族文化进行了如下分类。
1、土家族饮食文化
土家族主食大米和包谷。他们还喜欢吃糯米粑和火炕腊肉。过年时做得很多,有的户糯米粑要吃到栽秧时,有的户腊肉要放两三年。土家族人也喜欢酒,有亲友来,必以酒家招待,赶场上街,也要到小酒摊上喝杯酒。土家还有一种喝‘咂酒’的习惯,常常用以招待嘉宾,在劳动中驱散疲劳。其“饮用方法是将咂酒坛启封后,仿泡茶方式,注入沸水浸泡十分钟左右,将小竹管或其他空心藤管插入坛内,饮酒人轮流用管吸吮。”[3]也可据各人口味,酌加白糖或于蒸锅中蒸一至两分钟再饮,可续水如饮茶,其美味自然无穷。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三峡两岸又多旅游景区、景点,土家族饮食特色鲜明,物美价廉,其饮食除供当地人的需求外,若能有节有度地运到旅游景点,景点以合理的价格销售给旅客,岂不更好!这样既有利于丰富当地旅游的内容,又可增加当地人们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土家族服饰文化
有关土家族服饰文化的历史,早在宋代及以前就有过文献记载,但是所有的文献记载都未专一谈及土家族的服饰。直到清代,土家族服饰才正式载入了文献。当土家族先民处于原始部落时代时,他们还不懂得纺织织布,只能自穿树叶草根、兽皮之类的东西,这在古老的歌舞《毛古斯》及《摆手舞》中,就曾出现过稻草毛人与身披土花被面的形象。五代开平年间,江西汉人酋豪彭王成归楚,封为溪州刺史,带了所部及工匠千余人进入土家族聚居地区,从而开始出现“女勤于织,户有机杼”的繁荣气象。到了宋代,土家织锦工艺发展到很高水平,被列为向朝廷纳贡之物,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土锦”、“宝布”。
土家人编织的“土家铺盖”,土家语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五大织锦之一,其传统花样达120余种。[4]它是以棉纱为经线,采用通经断纬,反面挑纹的方法,在古老的斜织机上织成的,其工艺独特,质地厚实,色彩斑斓,又与蜀锦、壮锦并称为三大名锦。
物以稀为贵,土家族原生态服饰的用途有:一是在旅游区批量销售给国内外游客;二是在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地区开办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饰店进行市场营销;三是针对本民族的歌舞演出的提供演员的演出服饰。
3、土家族歌舞文化
土家族的歌舞独具特色,其“摆手舞”、“挪草锣鼓”深受群众喜爱。
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祈求幸福、酬报祖先的舞蹈。它表现了土家族人的生产、生活、战争和神话传说等内容。
八宝铜铃舞被誉为“土家族文化的活字典”。一群舞者头戴嵌珠镶玉的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体育专业技能培养中非智力因素分析.doc
-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比较研究.doc
- 体育人类学研究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doc
- 体育加试对缓解学生体质下降研究.doc
- 体育强国视域下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协调发展研究.doc
- 体育场地、器材使用,安全防护,维护及管理探讨.doc
- 体育教学中个体差异情感对待.doc
- 刍议中学生物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利弊.doc
- 2011年值得关注学校.doc
- 小学低段班主任工作中“爱与严”界限探索与思考.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