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技术变化运动学分析.docVIP

对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技术变化运动学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技术变化运动学分析

对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技术变化运动学分析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三维运动学分析等方法,对现阶段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的投掷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选手在最后用力中存在右脚着地瞬间躯干倾角偏大,身体对器械的超越不够,“满弓”形成瞬间上体抬起过大,上肢移过支撑点过早等问题,缩短了最后用力的距离和幅度,造成“满弓”动作和用力效果不好等现象。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运动学特征的对比分析,对投掷技术做出科学评价,以便为改进标枪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提高训练效果提供依据。   关键词 标枪 最后用力技术 运动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8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2   掷标枪运动是以力量为基础、速度为核心的轻器械投掷类项目,它是由加速阶段的周期性向非周期性动作转换的项目,也是投掷项目中唯一一个不采用旋转来加速的项目。近几年来我国虽然涌现出了张连标、李荣祥、陈奇等一批优秀的男子标枪运动员,但是距挪威选手托希尔德森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的98.57m的世界纪录和日本选手沟口和洋创造的87.60m的亚洲纪录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如何使我国男子标枪尽早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是现阶段我国教练员和科研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8年参加奥运会选拔赛的12名运动员,参加全国田径冠军赛的8名运动员。2009年参加山东省第11届全国运动会预选赛的12名优秀男子运动员,共计12名32人次的试掷作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右手投掷)。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标枪比赛记录,对国内外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2.观察分析法   3.比较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为了便于研究,将最后用力的过程分为:1.准备阶段(针对身体姿势而言):右脚落地后单支撑阶段的屈膝缓冲到开始蹬伸结束;左脚落地阶段:即右脚开始蹬伸到左脚落地;2.“满弓”阶段(包括形成和发力两个阶段):即左脚着地后经过被迫性的屈膝缓冲到开始蹬伸发力;3.挥臂阶段:即整个身体带动投掷臂投掷的阶段;标枪出手阶段。   (一)国内外选手完成最后用力各个阶段所需时间的分析   1.完成最后用力阶段所需时间分析   从表1可知,我国运动员最后用力的平均用时为0.35±0.05s,相比较国外选手,虽然我国有部分运动员的用时很少,但从解析的技术图片中可以看出,他们用时少并不合理,是在“满弓”状态没有充分形成的情况下完成的,即上肢在提前用力的情况下完成了“鞭打”用力动作。   2.完成单支撑阶段所需的时间分析   经研究发现,我国的12名运动员32次的单支撑平均时间为0.21±0.04s,单支撑平均缓冲时间为0.08±0.02s。蹬伸时间反映出运动员从右脚开始蹬伸到左脚着地所用的时间,从表1的蹬伸时间看平均用时为0.13±0.03s,而陈奇在此阶段的平均用时仅有0.09s,这表明他左脚着地较快。   3.完成双支撑阶段所需的时间分析   从表1显示我国运动员的双支撑阶段平均用时为0.15±0.02s,而优秀运动员此阶段的时间在0.12-0.145s之间。这表明我国运动员平均用时不在此范围内。双支撑阶段由形成“满弓”状态和蹬伸鞭打用力两个阶段构成。从表1可知,我国运动员“满弓”形成的平均时间为0.08±0.01s,“鞭打”用力的平均时间为0.07±0.01s。   (二)我国运动员躯干倾角的分析   从表2可知,我国运动员右脚着地时躯干后倾角平均为67.88±5.63°,这和运动员的交叉步技术有很大的关系。从表2可知我国运动员在左脚着地时倾角为73.589±4.573°,其中李荣祥等选手上升的幅度较小,这表明他们能很好地控制住上体,完成对器械的超越。“满弓”形成瞬间我国运动员平均倾角为87.706±6.812°。从“满弓”瞬间到出手瞬间躯干倾角上升的幅度较大平均达到106.384±5.067°。其中李荣祥上升幅最大达到44.678°,这表明他“满弓”后的用力幅度较大。从表2的左脚着地到标枪出手躯干倾角的变化幅度看,我国运动员平均为37.567±5.577°。   (三)国内外运动员左膝角度的分析   左脚着地后是最后用力的最有效阶段。根据力学原理,左腿在180°状态下其制动效果最佳,但人体是有机体,因此在左腿制动过程中必然有适度的弯屈。从表3 的数据可知,我国运动员左脚着地瞬间的左膝角平均为169.898±3.753°,有一定的弯屈,根据资料显示最后一步左膝关节角度应保持在160-180°之间。弯曲度过大,将会影响水平速度向器械的传递。从表4可知世界优秀运动员左脚着地瞬间左膝角为171.916±3.528°。在最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