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吸烟与戒烟(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谈我吸烟与戒烟(下)

谈谈我吸烟与戒烟(下)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在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主旨发言中已经宣示,中国历来反对美国远涉重洋,侵略越南,主张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这也是全世界特别是法国人民的希望。中国代表团接待处终日来访者川流不息,有时候可以说挤破门槛。当然最多的是法国人,其次是法籍华人。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后期,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败局已定;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也精疲力竭。当时中国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由北洋军阀控制,以西方列强马首是瞻。眼看同盟国即将失败,又受英、法、美等国胁迫,也向同盟国“宣战”。因积贫积弱,无力出兵,只能派遣10万华工,从事协约国军队的后勤事务。好在当时远程武器不多,伤亡不大。战后协约国经济凋敝,无力遣送这些劳务人员,以至绝大部分人流落异乡。法国青年男子在战争中损失惨重,中国劳工都是青年,不少人在法国娶妻生子,成为法籍华人,但乡土观念仍极重,这时听说祖国的大总理(他们都是这样称呼)兼外长周恩来到国联大厦开这样重要的会议,又是会议的压轴人物(我们从来没有这样说过),无论如何都要来表示一番尊敬之意。   有一天人不很多,我有机会同一位叫杨双喜的山东“老乡亲”攀谈。我是河北人,山东、河北统称“老乡亲”。他当年56岁,看样子只有50上下,他说起自己的名字,“喜什么,当时谁有碗饭吃,会跑到外国卖命当华工?说是二十元安家费,上边克扣五元,十五元卖了命。”   杨双喜很幸运,战时没有死在运送弹药的战场上,战后流落在法国,同一位姑娘结了婚,生了两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前年写信回家,知道父亲已死,母亲健在,家乡已经土地改革,他家分了房地,生活过得不错了,“过两年,等孙子高中毕业了,一定带他们到新中国去看看。”他对我说。我对他说:“是得回去看看。保险全村欢迎你们。不过你要注意,你恐怕不再认识你那个穷泗水了。”   欧洲人和中国人不同,看到接待处桌上摆着我国当时生产的最好的“中华”烟和“双喜”烟,都会感到新鲜,总要吸吸试试,有人临走还带上一盒,留作纪念。代表团秘书长王炳南发现了,就说,咱们代表团的同志不要吸??中华”、“双喜”了,招待外宾,作为礼品。代表团则公费买些“三五”烟供大家用。对“黄三五”烟,很多人闻名久矣,但过去谁也没有吸过,现在可以任意取用,不限额度,天下竟有这等好事。   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参加号称“小联合国会议”的重要会议,备受世人注目,当然也是新中国新闻界最大的热门。人民日报派出总编辑吴冷西任记者团团长,分管国际宣传的副总编辑吴文焘任副团长,我当时为报社总编室主任,也任记者团副团长兼党支部书记。新华社派出李慎之、言彪(此二人列名代表团人员,可以参加大会,便于写大会新闻)、沈建图、杜宏、李平等人,同我们住在一起。北京其他主要新闻单位也都派出记者采访,著名老新闻工作者刘思慕也参加了记者团,我已记不起他代表哪个新闻单位了。   这里还要说说沈建图同志,他是印尼华侨,抗战初期回国参加抗战,也在太行山。他长得黑壮,英文极好,可以不写稿子而直接用英文打字机发稿。但汉语讲得极差,磕磕巴巴,词不达意。1942年“五月反扫荡”,我们在辽县十字岭分散突围。在辽县、涉县之间,他被涉县民兵截获,从长相特别是语言上,被民兵认定为日本侦探,要砸他的“杏核”。“砸杏核”是一种酷刑,把人全身绑得结结实实,身下放一块比较平整的石板,然后用石块猛砸人的头部致死。当时正在“反扫荡”紧张之时,敌我穿插混处,打枪怕惊动敌人,所以想砸他的“杏核”。正在命悬毫发之间,我们转移路经此处,才解释清楚,救下了他的命。没想到沈建图、杜宏、李平这些好同志,竟在不久后前往万隆开会途中,死于国民党特务制造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爆炸的空难。   我们的记者团在日内瓦包住一家名为“瑞金那”的中型旅馆,从入住那天,就总有一位衣冠楚楚的中年男子在进门处的酒吧间静坐,面前永远放着一杯酒。但愿他是在保护我们。时间长了,人头也熟了,我们进出门,总是与他点点头,笑一笑。我们后来还送过他两次茅台酒,他表示万分感谢。几个月下来,也算交了一个不知名的瑞士朋友。   这时代表团得到一个情报,说国民党特务将有动作,要稿“策反”活动,重点之一是记者团。李克农同志立即把我找到“别墅”,详细研究对策。这座“别墅”是瑞士一位大资本家的避暑地,比较僻静。我代表团为了周恩来总理与其他国家政要晤谈方便,临时租用,我们都称之为“别墅”,以同代表团成员租住的大型饭店“波黑娃士”和记者团租住的“瑞金那”相区别。   李克农同志是代表团副团长,总揽一切事务。他说:“这个情报要严重注意,不可丝毫疏忽大意。但我左思右想,敌人这次可能还是枉费心机。代表团人员都经过仔细审查,记者团也经过反复考虑,估计不会出什么大的事情。虽然如此,也绝不可大意,有什么情况,就直接给我打电话。”他还提醒我,对经常在记者团饭店门口的那位先生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