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道德底线教育.docVIP

加强大学生道德底线教育.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强大学生道德底线教育

加强大学生道德底线教育   摘要:当前大学生中出现较多的道德失范现象,其行为屡屡冲击道德底线。出现这样的状况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育体制的弊端以及道德教育的苍白。学校应从加强道德底线教育入手,抓好道德根基的培育,对大学生进行知耻教育,规范大学生的道德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底线;道德底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13—02   从马加爵到李启铭,从李启铭到药家鑫,个别大学生的“惊世骇俗”之举,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而引起我们思考的却是大学教育当中一个重要又缺失的问题,那就是应该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底线教育。   一、关于道德底线   何为道德底线?道德底线是指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处于困境中,并作出多种选择,但无论怎样选择,都不能伤及无辜,都需要符合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传统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五常,“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这些说的也是做人的底线。而如何做人,既是我们德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我们今天德育的主题。何为大学生的道德底线?遵纪守法,讲诚信,尊崇科学,理性,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起码的要求是,对法律和学校及社会的“禁止”规范不逾越、不冒犯,不破坏。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都需要一定的道德规范来维系。如果毫无道德规范,社会便不成其为社会;如果道德下滑超出了底线,就意味着整个社会将因此有可能失去道德约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精英群体”的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是积极向上的,但整体道德素质的下滑却是不争的事实。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在侵蚀着部分大学生的心灵,出现道德滑坡现象,甚至出现底线道德沦丧的现象。比如肇事逃逸、诚信缺失、缺乏感恩之心、投机取巧成风、越刮越猛???消费攀比风、不讲文明礼仪、司空见惯的逃课、玩得忘乎所以的爱情游戏、催生校园腐败的请客送礼等等。许多现象表明,大学生的道德底线频频被突破,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如果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将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影响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环境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较大,整个社会德育环境不尽如意。追逐利益,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上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比较突出。经济领域,“毒奶粉”、“地沟油”、“染色馒头”、“瘦肉精”一大堆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政治领域出现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当“孩子被轧要不要救”、“老人倒了要不要扶”这样的基本道德问题都到了需要讨论的时候,整个社会确实需要反思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给在校大学生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无疑给学校德育效果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学生会有这样的心理:社会都不讲道德,我讲道德有什么用,讲道德吃亏,不如放弃。   (二)教育体制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制暴露出很大的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教育学生?在高考指挥棒下,重学习成绩、轻道德教育不能不说是相当严重的问题。现在社会上流传这样一句话“小学生的道德水平比中学生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比大学生高”,这个现象无疑暴露出我们的道德教育缺乏连续性。在高校里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还没有得到真正重视,大学教育的急功近利,过度市场化是导致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三)道德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一种英雄主义式的教育模式,我们的教育并不缺少舍己救人的英雄故事,从幼儿园起,我们学的是雷锋,树的是标兵,奖的是模范,赞的是英雄。许多人从小就学会了一套说大话、说空话、说套话的陋习。导致宣传口号处处有,但大学生熟视无睹,道德说教遍布媒体,可是守不住道德底线的人越来越多。德育定位普遍是“高、大、远、空”,忽视了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道德要求如正直、善良、诚实、富有同情心等。正如曾任上海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先生所说:“在德育工作中,往往以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以成人化的内容和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要求提得过高,脱离实际,以至流于形式,不能适应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需要,因而收效不大。”   纵观我们的道德教育,主要存在三大问题:首先是信度差。道德教育的不少理论,言之凿凿,却解释不了社会中的一些现实问题。这种道德教育,只会通过塑造个别理想人格显示其辉煌;其次是效度差。我们今天不少学生,愿意和积极充当“新人类”角色,替代了传统道德教育提倡的理想人格,对物不爱惜,对人不感激,还出现“反道德行为”。不能不说,缺乏道德底线教育是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