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匈奴政权兴衰中自然灾害因素分析
匈奴政权兴衰中自然灾害因素分析
摘要:匈奴人将众多游牧部落统一起来,把游牧社会推向了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建立了游牧国家政权。“游牧国家”这种比部落更高级的社会组织形式,让松散的游牧社会变得更加有组织,国家战斗力更强。与此同时,高度统一的国家政权使得匈奴国家内部必须放弃很多游牧经济的特色,与游牧经济的生产规律产生了日益尖锐的矛盾。尤其是公元前二世纪末,匈奴国家因经济和政治利益而进行北迁,在漠北频遭的天灾也因此不仅是天灾。在灾害频繁的打击下,匈奴内部的部落、属国开始纷纷逃离反抗,并最终导致匈奴国家的瓦解。文章旨在阐述草原自然环境对匈奴国家这种高级组织形式的影响。
关键词:自然灾害;匈奴国家;兴衰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167-03
自然灾害虽然不是传统中国史书记录的一个重点,但随着近几年自然环境与社会变迁关系研究的兴起,很多以前不为我们重视的历史资料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眼前。材料数量虽然很少,内容也是挂一漏万,但结合历史事实我们还是能总结出一些自然环境变迁与历史事件、社会变迁之间的重要联系。
将汉代史料搜集整理,我们发现一个现象:每当草原上发生天灾的时候,游牧国家内部以及游牧政权和农耕政权之间都会不断发生大小战争。自然灾害发生时,游牧国家最容易出现政权分裂瓦解,部落、属国逃离游牧国家,转而投靠中原王朝,或者自立新的游牧政权。
材料[1]:公元前104年:“其冬,匈奴大雨雪,畜多饥寒死。儿单于年少,好杀伐,国人多不安。左大都尉欲杀单于,使人间告汉曰:‘我欲杀单于降汉,汉远,即兵来迎我,我即发。’……其明年春……浞野侯既至期而还,左大都尉欲发而觉,单于诛之,发左方兵击浞野。浞野侯行捕首虏得数千人。……”
材料[2]:公元前72年:“校尉常惠与乌孙兵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犁■都尉、千长、将以下三万九千馀级,虏马、牛、羊、驴、骡、橐驼七十馀万。……於是匈奴遂衰耗,怨乌孙。其冬,单于自将万骑击乌孙……。会天大雨雪,一日深丈馀,人民畜产冻死,???者不能什一。於是丁令乘弱攻其北,乌桓入其东,乌孙击其西。……匈奴大虚弱,诸国羁属者皆瓦解,攻盗不能理。……”
材料[3]:公元前68年:“是岁也,匈奴饥,人民畜产死十六七。又发两屯各万骑以备汉。其秋,匈奴前所得西■居左地者,其君长以下数千人皆驱畜产行……遂南降汉。其明年,西域城郭共击匈奴,取车师国……而汉益遣屯士分田车师地以实之。”
材料[4]:公元46年:“二十二年,单于舆死,子左贤王乌达■侯立为单于。复死,弟左贤王蒲奴立为单于。比不得立,既怀愤恨。而匈奴中连年旱蝗,赤地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太半。……二十四年春,八部大人共议立比为呼韩邪单于,以其大父尝依汉得安,故欲袭其号。于是款五原塞,愿永为藩蔽,■御北虏。”
牧区丰富的草场资源不能被人类直接利用,只能通过饲养牲畜,将植物转化为人类能够直接食用的肉食和奶制品。但与农业生产相比,牧业生产的风险也相对较高。游牧区与农耕区自然条件最大的差别在于,年均降水量无法达到农作物生长的基本需要。此外,每年少量的降水没有规律性,降水时间、区域不断变化,降水量的多少每年的变化也较大。受此直接影响,游牧区草场产量也十分不稳定,而且草场产量很难通过人为的技术稳定。因此,牲畜的饲料很难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来源。根据草场生长特点,在正常的放牧时,牧民都要根据草场情况决定畜群数量和牲畜种类,同时每个生产单位对自己一年的生产计划有着高度的自主权。牲畜作为牧民最主要的财产,它的保存有着明显的弱点。牲畜抵抗和躲避灾害的能力较弱,在自然灾害中极易损失。如果牧民结成过大的生产单位,丧失游牧的机动灵活特性,一旦灾害发生,躲避不及将会造成牲畜大量损失。因此,灾害之年游牧国家内部组织瓦解引发的重大政治事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些部落和属国通过逃离匈奴国家或投降中原王朝的方式避灾,是游牧生产规律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如果仅从躲避灾害这个角度来看,还有很多部落和属国都没有逃离游牧帝国政权。因此,自然灾害只是游牧政权瓦解的导火索,这其中还有着更深刻的社会原因。材料[1]中,匈奴单于对内的高压政策,突发雪灾引发的牲畜大量死亡,是导致左大都尉企图投降汉朝的两个重要原因。材料[2]中,乌孙、乌桓和丁零逃脱匈奴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大战失败的匈奴为了弥补损失,趁冬游牧部落最虚弱时抢劫了乌孙,两者关系突然恶化;第二,在攻打乌孙时匈奴军队遭遇雪灾,匈奴军队的兵员以及携带的牲畜损失惨重。在匈奴军队遭受灾害打击时,乌孙、乌桓和丁零三方联合进攻匈奴,摆脱了匈奴的统治。材料[3]中,西■居左地部落逃离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匈奴在遭受严重天灾时,没有休养生息反而强行发兵几万人备战。匈奴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