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辽代社会习俗中蕴含伦理道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辽代社会习俗中蕴含伦理道德

浅析辽代社会习俗中蕴含伦理道德   作者简介:刘洪宇(1990—),男,汉族,重庆人,现就读于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院2009级历史学本科生。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免费师范生。   摘要:辽代文化既保留有许多民族特色又深受汉文化影响,辽朝道德观念及其流变也体现了既保留民族特点又承袭中原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在辽建国前,契丹社会落后,受儒家文化熏陶不多,妇女地位较高,贞节观念淡薄,离婚再嫁成为世俗。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原文化的传播,到辽中期以后,人们贞节观念加强,忠孝节义等渐成辽人的伦理道德规范。   关键词:辽代 婚姻习俗 家庭观念 节烈观 孝道观   契丹族在我国历史上拥有重要地位。在立国前,它主要活动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唐灭亡的907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主要统治中国北方。建国后,由于中原政权衰落,辽获得了发展机遇,逐步内迁中原,吸收了大量的中原先进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封建化进程。辽朝从建国到亡国,正是中原的五代时期和北宋时期,在这期间,双方既有对抗又有融合。但由于这一时期国家的分裂,民族融合并不充分。因此,在辽朝的社会习俗中,既保留了民族特点,又蕴含有中原儒家文化的印记。   辽朝社会习俗中的民族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婚姻制度和嫁娶习俗方面。辽代契丹人家庭多是一夫多妻,尤其戚畹贵族均是一妻一妾或一妻数妾,强抢民女为妾是很平常的事,辽代统治者也不例外。如辽圣宗耶律隆绪之弟耶律隆庆就曾“岁籍民子女,躬自拣择其优者为王妃,次者为妾媵”。此外,在辽代皇后的选拔有一个异于其他朝代的特点,即皇后只在萧姓族人中选拔,因而萧氏也被称为后族。契丹人皇族耶律姓与后族萧姓互为婚配,表面上看是门户相当,才谈婚论嫁,但这两姓之间嫁娶不限尊卑与辈分,明显带有氏族时代族外婚制的遗俗。如《秦晋国大长公主墓志铭》记载,景宗长女,名观音奴,嫁与北府宰相萧继先为妻,生有一子二女,长女嫁给孝贞皇太弟隆庆,被封为秦国妃;次女嫁给齐国王隆裕,被册为齐国妃。隆庆、隆裕均是景宗之子,是观音奴之弟,观音奴把两个女儿嫁给两个弟弟,是甥舅相配,依汉人的道德规范看,这是乱伦,而在契丹人看来,这是允许的。更有甚者,还有儿子娶继母为妻的,如秦晋国王耶鲁隆庆死后,其妻秦晋国妃萧氏在辽圣宗的主持下嫁给隆庆之子宗政。按照儒家理论,儿子娶继庶母,于情于理,均不契合,但辽朝皇帝却公开主持这种婚事。至于弟娶寡嫂、姊亡妹续之类就更是屡见不鲜了。此外,契丹人家庭夫妻结合或离异比较自由。如辽景宗皇后萧燕燕的大姐起初嫁给齐王,丈夫死后,自称齐妃,领兵屯西鄙胪眗儿河。一次阅马,见番奴垯览阿钵姿貌甚美,便召侍宫中。“逾年,齐妃请于后,愿以为夫,后许之,使西捍鞑靼,尽降之。”齐妃以王妃之尊嫁给一个奴仆,两人地位相差如此之远,竟然能结成秦晋之好,由此可见在契丹人中婚嫁自由程度之高。   在辽代契丹人家庭中,夫权、父权和妻权、子权的关系也具有较大的民族特色。在契丹人中,夫权占统治地位,妻子的地位较为低下。特别是帝王之家,可以随意贬废、杀戮妻妾,甚至要妻妾殉葬。如辽太祖淳钦皇后述律氏在葬太祖时“欲以身殉,亲戚百官力谏,因断右腕纳于柩” 。赐死的更是屡见不鲜,如圣宗妃萧氏、道宗宣懿皇后萧氏、天祚皇帝文妃萧氏等。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权力也是绝对的,必须遵从,不允许讨价还价。特别是父权与皇权结合在一起,对子女便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如辽道宗皇太子被人诬陷阴谋篡位,道宗不问情由,将太子先废后杀;天祚皇帝也以同样的原因和方式将儿子晋王赐死。作父母的喜爱少子也是契丹人中很普遍的风俗,贫民之家固不必说,就是帝王之家也是如此。如圣宗临终时遗诏立耶律宗真为帝,是为辽兴宗,但太后偏爱少子重元,兴宗即位不久,太后便紧锣密鼓,打算废兴宗而立重元,重元主动将此事告知兴宗,兴宗采取了措施,才防患于未然。再如耶律李胡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第三子,太祖崩后,述律太后有意立他为帝,但遭到诸臣反对而未果。   当然,辽朝社会家庭中存在的伦理道德也受到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辽立国后,先与五代后与北宋为邻,两个多世纪间境土相接。在这期间,辽朝与中原政权在对抗中实现了民族的融合。汉族儒家的思想文化传播到辽朝,一定程度的改变了契丹人的家庭观念,其中节烈观和孝道观是改变最大的。   辽初,契丹人节烈意识淡薄,没有多少节烈观念。那时结婚离异、再娶再嫁都是比较随便的,没有什么道德规范的约束,自然也无所谓节烈观念。到了辽代中后期,汉人儒家的纲常礼教也传入了契丹人中,三从四德之类的说教变成了契丹族妇女所必须恪守的信条,许多妇女宁愿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在丈夫罹祸或死亡之后,守节不嫁,如耶律奴之妻萧氏系皇室公主之女,耶律奴因道宗朝太子被废受到权臣耶律乙辛诬陷而被流放乌古部,道宗怜惜萧氏乃金枝玉叶,便劝她离婚再嫁,她拒绝说:“陛下以妾葭莩之亲,使免流窜,实天地之恩。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