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照料好体内“微生物花园”
照料好体内“微生物花园”
以抗生素为武器,医生已经和细菌战斗了近一个世纪。最近,这两个对立阵营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有些细菌肩负着保卫人体健康的使命,并且与我们一道进化,要向它们‘开战’,未免太伤感情。”
说这话的是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茱莉?塞格雷。她抛出的健康新观点是“医学生态学”。
和塞格雷一样,正有一群科学家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屠杀体内微生物。他们认为,悉心呵护这些微环境,医生或许可以另辟蹊径。比如肥胖症、糖尿病,看似与细菌没有关联,但照顾好体内微生物群系,或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有帮助。
塞格雷与200名科学家一起发表了人类微生物群系领域里一项全新的研究成果,即“人类微生物群系项目”。该项目对242名健康人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跟踪调查,旨在揭示肉眼看不见的体内“常驻居民”,是如何影响人类生老病死的。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微生物学家迈克尔?菲施巴赫表示,“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希望这成为科学的一大领域。”
培养“微生物花园”平衡最好从儿时开始
把人体当自家温馨小窝的微生物数以亿万记,统称为微生物群系。
贝勒医学院的产科医师莎斯蒂?阿格-提勒里和她的同事们描述了孕妇阴道内微生物群系的情况。此前,阿格-提勒里认为,孕妇阴道内的微生物群系情况与未怀孕的女性并没有太大区别,但结果让她吃惊:早在孕前三个月,阴道内菌群的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原本数量众多的种类变得稀少,数量稀少的细菌剧增。
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母亲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微生物群系来改善胎儿的健康情况。而阿格-提勒里发现,在孕妇阴道内占优势的一种细菌是约氏乳酸杆菌,多见于肠道内,它生成的酶可以分解牛奶。分娩时,胎儿的身体会覆盖上约氏乳酸杆菌,其中还会有部分被胎儿吞进肚子里。阿格-提勒里认为,婴儿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接种”乳酸杆菌,为今后消化母乳做准备。
在母乳喂养期间,婴儿体内的微生物群系继续增长。2011年发表的一项针对16位哺乳期女性的研究中,爱达荷大学的凯瑟琳?亨特和同事发现,母乳中含有600多种细菌,其中??括婴儿无法消化的糖类,称为寡糖。凯瑟琳认为,这部分糖类用于滋养婴儿肠道内的一部分益生菌。而这些益生菌生长得越好,有害的细菌就越难以拥有一席之地。
随着儿童的成长,体内微生物群系的生态结构也变得复杂。与此同时,微生物群系还肩负着“教导”人体免疫系统的职责。如果这时候微生物群系的生态平衡被破坏,那么这个“教学任务”也会被搁置。
2012年3月,哈佛的理查德?勃鲁姆勒格博士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个“教学任务”的重要性。科学家培育了一批体内没有任何微生物群系的小鼠,同时给它们提供大量免疫细胞。通常,这些细胞可以诱导免疫系统产生快速的免疫应答,对抗入侵的病毒和病原体。然而,在那批无菌小鼠身上,这些细胞诱发了有害的炎症反应。成年后,这些小鼠更易罹患哮喘和炎性肠病。近年,一些关于儿童的研究也佐证了这个实验。许多研究者发现,儿童在服用大剂量抗生素后,容易罹患过敏和哮喘。
勃鲁姆勒格博士还发现,如果在这批无菌小鼠年幼时就给它们细菌,成年后也不至于病怏怏。而当这批啮齿动物成年后,即使给它们一整个微生物群系,也于事无补了。
“重建花园”如何恢复体内生态秩序
形成微生物群系的微生物种类多种多样,想要深入了解并不容易。而要搞清楚免疫系统如何应对这纷乱繁杂的微生物群系更是难上加难。比如说,人类微生物群系项目发现人口腔里有大约75到100种微生物。不过,有的人口腔里占优势的微生物种类,在其他人口腔里可能非常稀少。这意味着,每个人的“微生物花园”相当不同。而且,照目前口腔微生物的发现速度来看,住在人口腔里的细菌估计超过5000种。
多种微生物构成的群系为人体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服务。就像肠道内的微生物可以合成维生素,也可以将植物中的复合物分解成人体可以消化吸收的小分子。
皮肤上的细菌也非常重要。塞格雷说,“皮肤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屏障作用。”这些细菌靠皮肤分泌的蜡质维生,同时它们自己也在体表分泌一层保湿膜,在保持皮肤柔韧性的同时防止了皮肤皲裂,最终保护人体免受病原体侵害。
简单通过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杀灭有害的细菌,已经被证明难以恢复生态秩序。Schiff国际营养品公司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菲施巴赫博士认为,抗生素好比洒在花园里的除草剂,在除去杂草的同时,也会打掉西红柿,打落玫瑰。
尽管园丁明白,西红柿和玫瑰会重新长回来,但没有人敢打包票说,这个微生物生态系统会自行满状态原地复活。“这只是我们现在一厢情愿的假设而已,以后回过头来再看看,肯定会觉得这些想法非常可笑。”菲施巴赫博士说。
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搞清正常人的微生物群系情况。对于修复被毁坏的微生物群系,他们态度乐观。“我不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