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璁与明代中期内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璁与明代中期内阁

张璁与明代中期内阁   明初朱元璋以谋反、通日本等罪名处死胡惟庸之后,便废除了宰相制度。朱棣即位,正式设立内阁,并使之逐渐成为新的行政中枢,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内阁的地位、权力并不稳定。明代嘉靖年间,内阁权力、地位均大为提高,《明史》说当时内阁大学士“赫然为真宰相”。这种强势还延续到张居正时代。古语云“时势造英雄,英雄推时势”,明朝中期内阁权势的扩张是否有关键人物在起作用呢?如果有,这个关键人物又是何人?   “大礼议”   明武宗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三月,31岁的明武宗朱厚照终于结束了他荒淫无度的一生。他是孝宗皇帝的独子,继位后骄奢淫逸、倒行逆施,导致自己绝了后嗣。仓促之下,孝宗之妻慈寿皇太后便与内阁首席大学士杨廷和定策,假托武宗遗诏,派人前往湖北安陆迎接孝宗唯一的亲侄子、武宗的堂弟朱厚熜即位,这便是明世宗嘉靖皇帝。当时17岁的朱厚熜估计做梦也没有想到皇冠会戴到自己头上,不胜欢喜。然而,他马上感到了空前的苦闷甚至凄凉,原因在于被称为“大礼议”争论。   朱厚熜的即位不是以皇太子的身份,以外藩亲王的身份,而且不属于孝宗——武宗这个宗支。这在封建礼仪上便产生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他与前代皇帝孝宗、武宗的关系怎样摆正?他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认孝宗作为自己的父皇,还是继续以已经死去的父亲为父?内阁首辅杨廷和等人都引经据典,坚决主张朱厚熜应该将孝宗称为“皇考”,将其生父称为“皇叔父”,所谓“继统又继嗣”,这种意见得到了几乎满朝文官的支持。但是,要一个少年突然背弃父母,将伯父母认为父母,明显难以接受,所以,臣子们的意见被年轻的皇帝痛快地拒绝了。   杨廷和等人不屈不挠,190余人先后上疏,企图使年轻的皇帝放弃自己的主张。朱厚熜在顽强地抵抗着,但是他明显地感到自己孤军奋战、力不从心,他面对的对手实在太强大了。他堂兄去世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关于继承人的指示,导致皇位空缺30多天,这在明代历史上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堪称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当时,张太后企图干涉朝政,扩张权势;武宗宠信的大将江彬控制着驻???大部分军队,飞扬跋扈;众宦官也暗自盘算、待价而沽;以王琼为首的部分大员出于对内阁不满,企图争取权力。这一切,都表示大明王朝陷入了严重政治危机。恰在此时,内阁首辅杨廷和与梁储、毛纪等阁臣齐心协力,首先定策由朱厚熜即位,又遏制了张太后、王琼扩张权力的野心,利用宦官,诛杀江彬,可谓“力挽狂澜”。随后,杨廷和又起草新君登极诏书,大刀阔斧地改革武宗弊政,深孚人心,朝野称颂。所以当时内阁地位、威信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相比之下,朱厚熜靠杨廷和等人扶立,且刚刚登基、立足未稳,哪里敢与满朝文官撕破脸皮!   张璁与明世宗   正当朱厚熜形影相吊、郁郁终日之时,一份奏疏横空而出。和以往的奏疏一样,那份奏疏也同样洋洋洒洒、引经据典,但不同的是,它并不要求皇帝向朝臣妥协,非但如此,它还驳斥了杨廷和等人的“谬论”,认为新君应继统不继嗣,继续以自己的父母为父母,孝宗只能作为“皇伯父”。朱厚熜喜出望外,记住了奏疏的作者——张璁。   张璁(1475—1539),字秉用,号罗峰,浙江永嘉人,因和朱厚熜之名同音,便由皇帝为其改名孚敬,赐字茂恭。他曾七试不第,最终于正德十六年登第,当时已经47岁了。“大礼议”发生的时候,张璁尚在南京以“观政进士”的身份实习,得知这场争论时,他暗暗为年轻的皇帝打抱不平。但是鉴于杨廷和主流派的强大,直到6月,待自己充分考虑成熟之后,才敢向皇帝上书,提出支持世宗的见解。   张璁出现于皇帝孤军奋战、茕茕孑立之时,以低微的身份勇敢地上疏支持世宗继统不继嗣。当时朱厚熜指着张璁的奏疏说:“有了这份奏疏,我父子的名分就可以保全了!”可以想见年轻的皇帝对张璁的感恩之心。此后,其他某些朝野人士也陆续质疑主流派的意见,但这些人士与杨廷和主流派相比起来,还是非常微弱。6月,张璁与其支持者桂萼来到京城,再次上疏,进一步反驳杨廷和等人的说法,坚持认为朱厚熜应该以孝宗为伯父,以自己的生父为皇考。当时,杨廷和等人将张璁等人视为异端,对他们是恨之入骨,杨廷和还发出了对异端分子的打压令,将发出不同声音的若干人士调出京城。杨廷和之子杨慎等人甚至还公然联络,试图群殴张璁、桂萼,幸好张璁、桂萼觉察得早,开溜得快,才保住性命。尽管如此,张璁等人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力倡继统不继嗣之说。   朱厚熜逐渐站稳了脚跟,并利用皇帝的优势,一步步反击反对派。嘉靖三年,杨廷和被迫辞职,皇帝重新确立了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更进一步对反对派展开大清洗,并最终取得了“大礼议”的完全胜利。在此过程中,首先站出来支持皇帝的张璁成了皇帝打击反对派的一把尖刀。嘉靖三年,世宗越过吏部起用张璁、桂萼等人为翰林学士。六年,世宗再次否定大臣的决议,直接任命张璁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七年正月,加张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