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弱势外交下宋代使金词
弱势外交下宋代使金词
摘要: 弱势外交下的宋代使金词,缺少宏大叙事,而多个人书写,主要抒发使者羁旅孤寂之感、佳节为客之愁、岁月流逝之叹、北方的荒寒之感,表达他们对故国繁华与文明的追忆,对访梅赏花的回忆与渴望,以及家山乡关之思。与居者的和作、送行词相比,使金词整体缺失慷慨意气。
关键词: 弱势外交;屈辱;宋词;使金词
中图分类号: I207.2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2012
南宋严羽有云:“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1]198其实,征戍、迁谪、行旅、离别这些题材,不限于唐诗,历代皆有好作品流传。北、南两宋,与契丹辽、西夏李、女真金、蒙古元、高丽等国地理相接,免不了与之交往,使者相互往来频繁,属于征戍题材范畴的出使诗词遂成为一道独特风景。宋词中,韩缜《凤箫吟》(锁离愁),为使辽之作①;刘一止《望明河》(华旌耀日),题云“赠路侍御使高丽”,乃涉及出使高丽之作。但相比出使金国之作,出使其他国家之词数量少,特色亦不甚明显。宋代使金词,因为宋与金军事、外交、文化传统等的不平衡,而独具一格。
引言:行人的使命与命运
金国自1115年立国,1127年灭北宋,至1234年灭亡,在与宋政权对峙110年的历史中,虽然两国时战时和,但是它对宋的军事、外交一直处于强势。相反,宋政权(主要是南宋)虽然在疆域面积、资源、文化上等占据优势,但在军事、外交上则处于劣势、弱势。两国之间的关系,开始即为伯侄,后来改为叔侄,最后又改为伯侄。无论伯侄还是叔侄,宋始终是侄,低金一辈、一等。宋代帝王接受金国国书,须起立以示尊重。根据《金史·交聘表》的记载,宋人使金名目有:谢赐河南地、归父丧、迎护梓宫、乞罢兵、进誓表、谢归丧及母韦后,奉表祈请山陵地,岁时贡献,贡方物,谢赐戒谕,告哀,进帝、后遗献,谢吊祭,通问使奉国书及誓书,报谢,吊祭,报嗣位,皇太后吊祭使、读祭文,以书币乞和,纳款,请增岁币,改叔侄为伯侄,减岁币,要求平易,奉书申请,等等。最频繁的活动有三种,一是常规性的、几乎每???都发生的节日庆贺:正旦、万春节,后于金卫绍王大安元年(宋嘉定二年,1209)、二年,增加贺万秋节;二是贺金帝尊号(加上尊号),后于金宣宗贞祐三年(宋嘉定八年,1215)至兴定元年(宋嘉定十年),增加贺长春节;三是贺金帝生辰,贺即位、贺登位。尽管金国于淳熙十一年(1184)十一月甲午诏:“上京地远天寒,行人跋涉艰苦,来岁宋国正旦、生日,并不须遣使。”但宋政权焉敢不遣使相贺,所以,次年,照旧贺正旦、贺生日[2]1444。而《宋史》所载宋人出使名目,远比《金史·交聘表》繁杂,且多带有屈辱性。《宋史·高宗一》有靖康元年(1126)春正月遣使事,“朝廷方遣同知枢密院事李梲等使金,议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遣宰臣授地”;二月,“遣给事中王云使金,以租赋赎三镇地”[3]439440。《高宗纪五》:绍兴五年(1135)五月辛巳,“遣何藓等奉使金国,通问二帝”[3]520;《高宗纪七》:绍兴十六年,“九月甲戌,命何铸等为金国祈请使,请国族”[3]565;《高宗九》:绍兴三十一年夏四月,“辛未,遣周麟之使金贺迁都”[3]600。《孝宗纪》:隆兴二年(1164)十一月,“丙申,遣国信所大通事王抃持周葵书如金帅府,请正皇帝号,为叔侄之国;易岁贡为岁币,减十万;割商、秦地;归被俘人,惟叛亡者不与;誓目大略与绍兴同”[3]625,等等。
具体交往中,这种不平等也有所体现。书仪上,“自渡江后,北使往来,皆传其国之御名、庙讳,而本朝止传帝名。又北使与馆客往来文牒,皆以花字代书名。隆兴再和,未之有改。”甚至对高宗“称帝名而不称庙讳”;“旧例,宰执亲为金使除馆,且以三衙卫士给役。乾道元年,虞并父执政始革之。又岁赐虏使金银器皿,文思院造成,先令工部长贰临视,版曹继之,次赴都亭驿,中使点集,复赍诣宰执遍阅,然后进呈。”[4]696697双方互赠礼物上:“自和戎后,虏人正旦馈上金酒器六事,法碗一,盏四,盘一。色绫罗纱縠三百段,马六匹。生辰,珠一袋,金带一条,衣七对,箱一,合色绫罗五百段,马十匹。而金主生辰、正旦,朝廷皆遗金茶器千两,银酒器万两,锦缯绮千匹云。”[4]96在这种不平等外交关系下,宋使者出使金国,普遍有一种屈辱、悲愤、伤痛的心态。南宋词人张孝祥“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六州歌头》)的词句,可谓喊出了所有使者或者所有宋人心底的呼声。
据记载,宋廷对使金之人予以一定物质优待:“自绍兴以来,朝廷每遣使往北境贺生辰、正旦,使、副及三节人从往还皆迁一官资。上、中节各十人,下节三十人,并不许白身。使赐装钱千缗,副赐八百缗,银帛各二百两匹。上节银帛共三十,中节二十五,下节十五。三节人俸外,日给五百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