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的终结 教学目的 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帝制的缘由 二是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及其指导思想 三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失败的后果 教学内容 一、楔子:关于革命的思考 二、革命运动兴起的原因 三、革命领袖孙中山 四、二十世纪初的革命派与改良派 五、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六、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后果 楔子:关于革命的思考 1、关于革命 2、对革命的否定 3、不同方式的选择 1、关于革命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易革彖辞》 从公元前221年到1920年的2141年间,中国共有160次国家规模的内乱,战乱所费的时间达896年。也就是说,每3年就有一年生活在战乱之中。 一部中国历史被有些人戏称为“相砍史” 革命话语充斥20世纪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文化大革命”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马克思: 社会形态的更替必须通过革命,这是普遍规律。 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从而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 毛主席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2、对革命的否定 (1)基本观点:中国二十世纪革命和政治压倒一切、排斥一切、渗透一切甚至主宰了一切。二十世纪的革命方式给中国带来很深的灾难。革命“激情有余,理性不足”。因此要改良,要进化,不要革命。 —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 “革命不如改革,改革不如改良,改良不如保守” 3、不同方式的选择 改良的社会成本,比革命要经济得多。社会矛盾深重之时,应当及早改良;若昧于既得利益,致改良或改革太慢或失败,则革命随时可能发生。社会危机到了最后关头,必然发生革命。 二、革命运动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清政府腐朽至令人厌弃的地步 1、中断维新,拒绝进步,导致维新人士趋向革命 2、在义和团一事上处置不当,造成重大恶果 3、在民族危机面前懦弱无能。 4、新政激发矛盾(1901-1905) 1、中断维新,拒绝进步,维新人士趋向革命 由维新转向革命的代表人物: 章太炎 唐才常 孙中山 章太炎:后改名炳麟,浙江余杭人。甲午战争后参与维新运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章太炎遭清政府通缉,逃到台湾。1899年3月 《客帝论》:清帝自动退位,以清帝为“客帝”,还是为满清辩护的。1900年续写《客帝匡谬》,剪除发辫,表示与改良派决裂。 再版《訄书》时删去赞成改良的观点,增加反清的内容。 “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 —— 鲁迅 唐才常(1867-1900)长沙府浏阳人,自立军首领。1895年与谭嗣同等在浏阳办算学馆,被称“浏阳二杰”。 1887-1898年在长沙编辑《湘报》和《湘学报》,参与创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张厂矿完全由私人资本经营,反对官商垄断,还亲自在家乡主持开办锑矿、煤矿。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旋回国组织正气会,筹组自立军。1900年举事失败,就义于武昌紫阳湖畔。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革命运动逐渐得到认可 1895年广州起义:“乱臣贼子、大逆不道” 1900年惠州起义“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如天渊” ——《孙中山选集》 2、在义和团一事上处置不当 帝国主义列强在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以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控制,多方扩展其在华势力。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了。 3、在民族危机面前懦弱无能 八国联军侵华后俄国拒不从东北撤军,1903年中国人掀起拒俄运动,遭到清政府压制;清政府还阻止在日留学生的拒俄运动; 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清政府宣布在日俄战争中“中立”。 4、新政激发矛盾(1901-1905) (1)清末新政的内容 经济上:提倡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文化上:采取废八股、停科举、设立学堂、提倡出国留学。 军事上:改革军制,逐渐裁汰旧式的绿营、防勇,仿照西法编练新军 (2)新政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