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比亚战争效应:美欧忙着烧钱 俄罗斯忙着数钱
利比亚战争效应:美欧忙着烧钱 俄罗斯忙着数钱
2011年年初,如果有人预测说俄罗斯2011年的财政平衡情况将从赤字直接转为盈余,那么此人肯定会被所有的经济学家笑掉大牙,并被他们讥讽为“痴人说梦”。
但短短3个月之后,俄罗斯的财政状况居然迎来了意想不到的“新拐点”。
这并不是俄罗斯的“创新经济”突发功效,也不是俄罗斯的“现代化战略”突显威力,而是俄罗斯多年来一直依靠的石油价格又一次突然上涨,这对俄而言无疑是“天上又掉下馅饼”了。
但明眼人都很清楚,这个“大馅饼”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中东和北非地区扔过来的。
自今年年初开始,当美欧被中东和北非地区接二连三的政权更迭和“固执己见”的卡扎菲闹得焦头烂额之际,作为油气出口大国的俄罗斯却正在从中东乱局推高的石油价格中坐收渔翁之利。
当美欧忙着对卡扎菲大打出手之际,俄罗斯却在那里赚得盆满钵溢。
高油价给俄罗斯带来“飞来横财”
4月1日,俄罗斯财政部高官透露,2011年第一季度,俄罗斯“乌拉尔牌”石油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平均价格达到每桶102.57美元,远远高于2010年同期的每桶75.2美元。
这样一来,目前国际能源市场上俄罗斯出口石油的价格不仅远远高出了俄财政部制定2011年度预算时的基准价每桶75美元,而且也高于俄财政部对中期石油价格的预期值每桶81美元。
俄罗斯权威经济人士对本报记者称,俄出口石油的价格达到近3年来最高值,这意想不到的巨额“计划外收入”,很可能最终会填平俄2011年财政预算中的窟窿,这对俄高层而言是笔“意外之财”。
其实,就在1个多月以前,俄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库德林于2月28日向总理普京汇报工作时还说,今年联邦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将不到2%,这明显低于2011年联邦预算中预计的3.6%的水平。
面对国际油价不断走高的“大好形势”,库德林近日换了口气:“如果石油能够稳定在高价位,那么俄今年的财政预算很可能实现零赤字。”
经济发展部副部长科列巴奇甚至更为大胆地预测道:“如果政府不再增加预算外财政支出的话,那么俄罗斯今年很可能实现财政盈余,盈余额将达到GDP的1%左右。”
另据俄罗斯中央银行宣布,仅在3月18日至25日这一周内,俄罗斯的国际储备就增长了40亿美元,从5000亿美元增加至5040亿美元。
而今年1月底时,俄罗斯的国际储备为4793.79亿美元,两个月的增幅为5.14%。这样,俄罗斯当前的国际储备已接近金融危机以前的最高水平。此前,俄于2008年8月中旬的国际储备曾达到5981亿美元。
实际上,正当美欧在利比亚”烧钱“之际,俄罗斯却借着利比亚的局势”数钱“。
俄在利比亚:“堤内损失堤外补”
3月28日,作为暂时从利比亚市场撤出的俄罗斯企业,俄罗斯第六大石油公司鞑靼石油公司对外公布了因利比亚局势突变而遭受的经济损失。
该公司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从目前看,该公司在利比亚的初步经济损失为1亿美元。
有专家据此预测,如果该公司不得不最终完全从利比亚市场撤出的话,那么其损失额至少要达到2亿至2.2亿美元。
对此,该公司总裁鲁斯塔姆·明尼哈诺夫曾透露:“如果利比亚政权更迭,那么鞑靼石油公司与利比亚现政权的合同很可能作废,公司很可能因此损失2.4亿至2.6亿美元。”
一位俄罗斯经济咨询师对本报记者表示,利比亚局势的突变让在利境内投资的俄企业无一幸免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大家的区别只是损失额的不同。
据本报记者了解,利比亚局势突变前,俄罗斯铁路公司正在为利比亚政府修建连接希尔特和班加西的一条长550公里的铁路。俄铁和利比亚方面于2008年正式签署合同,其合同总额为22亿欧元。
此外,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石油开发公司,2011年2月才与意大利的埃尼能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准备共同开发利比亚境内的油气区块,其合同额为1.6亿美元。
实际上,俄与利比亚除了上述能源和工程合同之外,还有一大笔军售合同。
俄罗斯技术出口公司负责人切梅佐夫近日透露,由于联合国对利比亚的制裁决议,俄国防出口公司不能再根据已签署的双边合同向利比亚出售武器,很可能丢掉总价值为40亿美元的军售大单。
但一位熟悉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朋友却对本报记者十分自信地说:“俄罗斯在利比亚损失的经济利益,完全可以从利比亚和北非局势动荡带来的高油价中得到成倍的补偿。此外,中东和北非局势的动荡,让欧洲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链出现了问题。这些国家不得不向俄罗斯求助,希望俄扩大对欧洲市场的天然气和石油出口,这进一步强化了俄罗斯在欧洲能源市场上的稳定供应者形象。”
据悉,国际油价每桶每涨1美元,俄罗斯国库就会多进账20亿美元。由此可见,俄罗斯并不完全是中东和北非局势的受害者,而更像是受益者,而且是多重受益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