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渴的分型及施护要点刘晓伟
学习目标掌握消渴的定义、辩证分型熟悉消渴的诊断要点、治法及方药熟悉消渴与口渴、瘿病的鉴别诊断掌握消渴的辨证施护概述定义 消渴是因五脏禀赋脆弱,情志失调和饮食不节等诱因导致的脏腑阴虚燥热,气阴两虚,津液输布失常的一种疾病,临床以口渴多饮,多食而瘦,尿多而甜为典型症状。历史源流 殷商时代 ----甲骨文记载“尿病” 《五十二病方》----消渴病症状 《素问·奇病论》----消渴之名 《金匮要略》----首创消渴病治疗方药:肾气丸 《古今录验方》----最早有关消渴病人小便发甜 《证治准绳》---- “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 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 三焦分证辨治 燥热怫郁之说 寒凉养肾 张从正 --- 宜低盐饮食 李杲--- 强调脾胃发病中的作用 强调养血活血以润燥 朱丹溪 ---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消渴病产生 的内因,“相火妄动”为消渴病的发病 诱因,“去欲生静”是预防消渴病和促 进消渴病康复的重要手段。 病因病机禀赋不足 饮食失节 情志失调 劳欲过度 脾胃运化失职 肝气郁结化火 肾精亏虚 肺燥胃热俱现阴津亏虚,燥热炽盛禀赋不足口渴多饮多食而瘦尿多而甜饮食失节诱因触发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病机归纳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阴津亏虚,燥热炽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长期发展可变生多证肺痨痈疽疥疮雀目耳聋水肿中风危症诊断要点典型症状: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有尿有甜味。年龄相关并发症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口渴症 口渴饮水的一个临床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瘿病 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类型,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 辨证分型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药:消渴方上消 燥热伤肺中消 胃热炽盛下消 1.肾阴亏虚 2.阴阳两虚烦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红数。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药:玉女煎治法:滋阴固肾,润燥止渴方药:六位地黄丸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薄,脉滑实有力。治法:温阳滋阴,补肾固摄方药:金匮肾气丸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失眠 心烦,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小便频数,甚至饮一溲二,混浊如膏,面色黧黑,耳轮干焦,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阳痿早泄或月经不调,舌淡苔白、有齿印,脉沉细无力。辨证要点辨病位 肺燥 胃热 肾虚 上消 中消 下消 多饮 多食 多尿辨标本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辨本症与并发症 1.基本临床症状 口渴多饮、多食易饥、消瘦、尿频量多或伴尿有甜味 2.并发症 痈疽、眼疾、心脑病症等。 护理措施一般护理辨证施护护理要点1.病情观察2.生活起居3.饮食调护4.中药汤剂5.情志护理6.健康教育辨证施护1.燥热伤肺 (1)饮食宜清热养阴生津的食物,如苦瓜、菠菜、番 茄、萝卜、鳝鱼等。 (2)口干烦渴,可用鲜芦根。生地、玄参煎汤代茶。 (3)若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为气伤之象,可用山 药、粳米熬粥食用,以益气养精。 (4)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予大黄、玄参泡服。2.胃热炽盛 (1)饮食宜用瘦肉、蛋类、猪肝、乳制品等高蛋白食 物,以加强营养,补充消耗能量。 (2)多饮番茄汤、石斛汤,或予地骨皮煎水代茶,以清 胃泻火,养阴增液。3.肾阴亏虚(1)适当休息,节制房事。(2)宜选用地皇粥、枸杞粥、桑葚汁等滋肾养阴之食。4.阴阳两虚(1)卧床休息,减少活动,禁房事,避风寒。(2)饮食宜补益脾肾、益气养阴食物,如猪胰、猪肾、黄 芪、黑豆等。(3)中药汤剂宜文火久煎,温服,顿服。如加鹿茸,应先 研细末,再用开水或煎剂服。病重应随煎随服。(4)注意观察病情,防止水肿的发生,及时发现阴虚阳浮 或阴阳离决等所致的为重变证。谢 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制度(1).docx VIP
- ISO13485-2016内审检查表 审核记录参考模板.pdf VIP
- 2025年度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习题.pdf VIP
- 2025浙江萧然绿色发展集团有限公司II类岗位招聘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一种有机聚硅氮烷及其规模化生产方法.pdf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田平川.pdf VIP
- 2025年中华护理学会团标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解读GB50974-2023消防供水及灭火水源系统技术规范.docx VIP
- 【最新】四川省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题全套.pptx VIP
- Q_UE 003-2019可视软性喉镜.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