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5.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5

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第一节 压力与适应;;;;三、压力的来源 压力源stressor指个体认知评估后环境刺激对适应提出的要求。 生活中常见的压力源: 挫折、冲突、强制三大类。 如:职业压力、家庭危机和紧张、环境压力、灾难性事件 ;个 体;;;;五、压力的适应与应对 应对压力两种方法: 1、着重于问题的应对 即当事人估计压力情境以改变现存的个体-环境的关系 2、着重于情绪的应对 即当事人尝试减轻焦虑而不是直接处理产生焦虑的那个情景 应对压力的程序: 首先进行情绪调节,以减轻或防卫事件的冲击,其次对损害,丧失或威胁重新作出评价,然后将应对的努力,主要集中在改变个人-环境的关系上。;第二节 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三、社会变革与社会适应 积极影响 人的个性进一步解放 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 促进了人的需要发展;四、社会变革时期积极的应对方式 1、面对型,即直面引起压力的问题或情境 2、隔离型,不再想或将问题忘记 3、自我控制型,把压力事件控制住 4、寻找社会支持,寻找朋友或他人帮助解决 5、接受责任型,自己认为该为压力事件负责 6、逃避-回避型,回避导致问题产生的人或事 7、计划问题解决型,改变事情使其出现转机 8、积极再评价型:对情境进行积极认识评价 (拉扎勒斯,1993);第三节 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及影响因素;有关大学生的表述: 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 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 …………;1;学校环境 生活环境 人际关系;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培养策略与建议: 1、培养大学生主动应对挫折、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 2、建立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 3、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进行生涯的规划与设计。 3、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进行有针对性的团队训练。 4、树立发展的观念和意识。;第四节 影响社会适应的其他因素;;;第一节 适应,从环境认同开始;二、环境的认同与心理温暖——适应的第一步 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个体首先要熟悉和认同环境。安全、舒适的环境给人以稳定和归宿感。相反,冰冷、压抑和单调的环境给人以疏离感。 在适应环??初期,一个组织或社会群体,给新的社会成员营造想对宽松的物质或心理环境有益于他们适应环境,增强对组织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哈洛实验——安抚让心灵平静 少年大学生;第二节 适应的根本:团队合作;二、团队与合作 新龟兔赛跑的启示 1、兔子大意睡觉,乌龟胜利 2、乌龟狡猾使诈,战胜兔子 3、兔子改正缺点,先到终点 4、公平规则,乌龟渡河胜利 5、共同挑战猎豹,合作取胜;团队及其特征 团队是指在工作中紧密协作并相互负责的一小群人,他们拥有共同的目的、绩效目标以及工作方法,且以此自我约束。 共同的愿景、目标 组织关系协调 规范认同的规章制度 团队核心领导力;第三节 适应的内涵;;2、情商的培养 合理的情绪控制 如:诸葛亮与周瑜 感受他人的情绪变化(共情) 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自我激励; 二、有效的时间管理 美国心理学家按照人的平均寿命75岁计算,以普通的美国人生活、工作和学习为例,分析其一生的时间,主要分配如下: 假如一个人活75岁,那么他的时间耗费如下:睡眠22年;工作14年;学习7年;吃饭6年;旅游6年;排队3年;开会3年;打电话上网4年;找东西1年;行走乘车3年;体育锻炼3年;发呆半年;其他(约会、解决各种矛盾等)3年。;;;;三、积极的态度决定适应的长度 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其一旦形成就有一定的稳定性。态度的实质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映倾向性。;;;;态度的变化与调试 个体对某个事物的看法与态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生活环境和自己的发展发生变化。无论是何种态度或发生何种态度转变,都要有利于向自己成长和适应社会的方向发展。 如在目标无法完成时,要么改变做事的方式和态度,要么重新设定目标,而不是盲目的坚持,正如谚语所说的: 山不转水转。;第四节 新环境的适应;一、主动适应新环境 熟悉新环境的要求 所谓“入乡随俗” 掌握顺应新环境所需要的能力 1、语言与沟通能力 2、生活能力 3、展现自我的能力 4、积极的心理趋向;;三、掌握有效释放压力的方法 笑与哭 学会微笑面对生活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