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塑工艺设计-第六章 保压过程12
5.塑料平均温度分布可用来评估可能发生热点所在,作为冷却水管安排的参考。配合冷却分析,设计适切的冷却水管路安排。
四、塑料容积温度(Bulk Temperature)
以不同颜色显示保压结束瞬间,肉厚方向考虑速度加权的平均温度分布情形。代表动态的平均温度。由于静止区域(速度u=0)加权为零,代表忽略静止区域对平均温度的贡献,因此可以看出热对流对于温度分布的效应,滞流区域及黏滞加热区域的温度分布情形。一般而言,充填过程中之体积温度分布情形应反映出塑料充填流动的趋势,如图39所示。
图39
判图重点 :
1. 若容积温度高于料温设定,显示有黏滞加热(viscous heating)的放热现象。
2. 若局部容积温度过高,显示有局部热点(hot spot]产生,使塑件有烧焦裂解之虞。
3.容积温度较高的区域代表塑料持续流动,热融胶不断注入。反之,容积温度接近均匀的区域或低温区域,代表塑料几乎不再流动。
4.由容积温度分布可以判别塑件在充填过程中,热塑料对流传热的效应大小,辨别滞料区域所在,预测短射现象及发生位置。
五.塑料压力分布(Pressure Distribution)
以不同颜色显示保压结束瞬间模穴各处压力分布情形,如图40、图41所示。
图40
图41
判图要点 :
1.压力分布是否均匀?显示压力传递效果。
2.评估模具中肉厚及温度对于压力分布及损耗的影响。
3.压力损耗情形。流道、浇口、模穴损耗压力情形。以判别流道、浇口是否过小,损耗过度压力?
4.多点进浇时可评估各浇口压降情形,以找出占优势之浇口位置(压降较小者);淘汰多余之浇口(压降过大、流量较小者)。
5.多模穴模具可以评估各模穴浇口/模穴内部压力分布是否均匀,以进行流动平衡。
六.塑料剪切应力分布(Shear Stress Distribution)
以不同颜色显示保压结束瞬间模穴各处剪切应力分布情形。剪切应力代表塑料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剪切流动造成的应力大小。可由图判别塑料流动应力是否过高,以作为是否使塑料产生裂解及过度残余应力(residual stress)的参考。
判图要点 :
1.剪切应力分布情形是否均匀,值大小为何?若分布不均是为应力集中(stress concentration),亦使成形品发生翘曲变形问题。
2.若剪切应力过高(如大于1MPa),有可能使塑料遭受过大应力,影响强度。
3.充填结束瞬间,由于充填体积变少,流量固定时射速相对增加,加上料温较冷,黏度较高,因此最后充填位置的剪切应力偏较高。
七.塑料剪切率分布(Shear Rate Distribution)
以不同颜色显示保压结束时间模穴各处剪切率分布情形。剪切率代表塑料在加工过程中被剪切变形的速率,也是速度变化大小的度量。剪切速率越大,代表塑料被变形的速率越高,分子链遭受激烈之变形速率。因此剪切率分布与速度梯度(velocity gradient)变化有关,也与分子链配向性(molecular orientation)有关。可由图判别塑料流动剪切率是否过高,扯断塑料高分子链,产生裂解,影响成品强度。同时可判断是否有过度黏滞加热(Viscous heating)的现象。
判图要点 :
1.剪切率分布情形是否均匀,值大小为何?一般而言剪切率较大区域见于浇口、以及肉厚较薄的位置。
2.若剪切率过高(如大于10,000 1/sec),有可能使塑料高分子链遭受过大变形而断裂,影响强度。
八、塑料体积收缩率分布(Volumetric Shrinkage Distribution)
以非晶性塑料为例,在加工过程中压力、温度及体积变化关系如图42所示。
图42
以下针对图42作一说明 :
1 : 塑料开始填人模具,压力逐渐升高。
1-2 : 模穴充填阶段,模穴压力逐渐增加至设定之射压。
2 : 模穴充填结束,压力切换至保压压力。
2-3 : 模穴保压/压缩(compression)阶段,模穴压力上升至设定保压压力值。
3 : 模穴压力达到最高值(30-1OOMPa左右)。
3-4 : 保压阶段由压缩切换至静置段(holding stage)。由于塑料部份回流(backflow),造成模穴背压稍微下降。
4 : 保压/静置阶段开始。
4-5 : 静置阶段,由于冷却造成压力下降。固化层厚度逐渐增加,塑料继续补偿收缩造成比容降低。
5 : 浇口封口(gate freeze-off),保压/静置阶段结束。
5-6 : 塑料继续冷却收缩,造成压力下降。
6 : 模穴压力降至常压(一大气压)。此时塑件体积与模穴体积相同。塑件开始模内收缩(mold shrinkage)。
6-7 : 定压冷却阶段(isobaric cooling),塑件持续收缩。
7 : 开模及塑件脱模(demolding)。
7-8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