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木结构建筑之节点分析补充3
阔叶树:水曲柳、樟木、胡桃木、樱桃木、柚木、紫檀、白杨、黄杨木、红榉、白榉木等(树叶宽大,叶脉成网状,属落叶树)
特点:树干通直部分较短,材质较硬,加工较难,属硬质木材。表观密度大,其胀缩变形较大,易于开裂。经过加工处理后,性能得到提高。但其色泽丰富,大多树种纹理细而直,自然美丽。
用途:广泛用于地板材料和墙面、柱面、门窗、家具等主要饰面用材以及各种装饰线材。
木材:原木、方木、板材、竹材、毛竹、人造板:木工板,硬质纤维板,胶合板;木材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木材是传统的建筑材料,在古建筑和现代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结构上,木材主要用于构架和屋顶,如梁、柱、橼、望板、斗拱等。在古建筑中木材广泛应用于寺庙、宫殿、寺塔以及民房建筑中。中国现存的古建筑中,最著名的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建于公元857年;山西应县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高达67.31米。在现代土木建筑中,木材主要用于建筑木结构、木桥、模板、电杆、枕木、门窗、家具、建筑装修等。我国许多建筑物均为木结构,它们在建筑技术和艺术上均有很高的水平,并具独特的风格。另外,木材在建筑工程中还常用作混凝土模板及木桩等。;建筑应用
木材由于其特性,作为建筑材料有其独特的优势:
1绿色环保,可再生,可降解。2施工简易、工期短。3冬暖夏凉。4抗震性能优良。;木材的搭接手法——木构建筑的节点表现研究
当代木构建筑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是材料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体系上的突破创新,这为木结构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提供了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是木结构与其它结构形式结合,形成复合结构,它突破了木结构因其自身诸多缺陷而在结构形式及造型表现上受到的限制,集合了其他结构的长处,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从结构的角度来看,节点的作用是体现力的平衡,这是在强度、刚度、稳定性三方面的综合考虑。木结构除了作为建筑的支撑体系外,外露的构造节点亦是是空间中材料形态美的合理构成,体现出结构构思、材料力学特性和精美的加工工艺的综合表现力,展现建筑空间艺术的整体感染力。 ;1.传统木构构件??合方式
1.1累叠结合一一井干
井干的搭接方式在构造上的主要方法是将实木平行向上层层垒置,在木材两端开凹桦,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通过原木纵横交错的嵌叠形成房屋四壁。井干结构历史悠久,广泛分布于森林丰富的地区。这种构造方式虽然有木材耗用量大、绝对尺度和开窗上受限等技术缺陷,然而因其搭接方式直率粗犷,给人自然野趣的感觉,在一些地区仍然受到人们的欢迎。
;1.2交错结合一一编织(见补充1)
细小的木料极富有韧性,基于这一点,人们将细小的木料互相交错编织在一起,并形成有一定强度的较大的结构体。“虹桥结构”即是这种编织方法的延伸,只不过使用的不是细小的木条而是整根的原木,编织时利用的是木材抗弯的属性。
;1.3绑扎结合一一绳木(见补充2)
用柔韧的藤条或绳索将木料直接绑扎起来是最基本的木材搭接手段,这种绳木方式在人类早期建筑中十分普遍,今天在非洲、澳洲等地土著人的建筑依然可以见到,日本发展出一整套关于绳木建造施工的传统工艺流传至今。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日本馆就是当代绳木连接的典范。
绳木绑扎不仅能应用于木材的搭接,也延伸到竹材建筑的领域。竹子作为中空材料不适合打孔做成桦卯,采用绑扎就避免的对竹材生理结构的破坏。直到如今在盛产竹子的东南亚等地区,人们仍常常用绑扎的竹子制成脚手架来代替钢材。
;1.4穿插结合一一榫卯(见补充3)
榫卯泛指中国传统建筑木构件之间的联结形式。榫,即是构件的凸起部分;卯,即是构件的凹进部位。榫卯搭接是指在木料上分别开桦头和卯眼,通过它们之间的咬合,把木材连接起来的搭接方式。
榫卯搭接是指在木料上分别开桦头和卯眼,通过它们之间的咬合,把木材连接起来的搭接方式。它功能在于使千百件独立、松散的构件紧密结合成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的完整结构体。中国传统木构中的榫卯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这与榫卯的功能、木构件所处位置、构件之间的组合角度、结合方式以及安装顺序和安装方法等均有密切关系。作为木结构最理想的搭接方式,榫卯是木构技术成熟的标志之一。
;1.4.1榫卯搭接的特点:
(1)榫卯搭接具有一定强度、韧性和变形能力。榫头和卯眼的穿插在力学上相当于铰接点,可以承受特定方向上的拉力和压力。
(2)榫卯搭接外形简洁。榫卯设计的本身就是研究如何去除木料上多余的部分,来保证榫卯紧密地咬合,同时达到力学的要求。
(3)榫卯搭接刚性较低。由于木材断面的损失,造成节点处力学性能大大下降,难以承担大型木结构的连接作用。
;1.4.2欧洲的榫卯技术
作为纯木结构最理想的搭接方式,榫卯技术并不为中国和东亚地区所独有,而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且各具鲜明特色。阿尔卑斯地区悠久的木构传统使其榫卯技术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动装设计课件第3章第16节).pptx
- 动装设计课件第3章第16节.pptx
- 1绪论骨总躯上肢.pptx
- 药植9花1414.pptx
- 梨树整形修剪讲座20131214.pptx
- 0工程力学课程总论.pptx
- 电站汽轮机运行特性工硕.pptx
- stmsts透射电子显微术.pptx
- 临时用电讲稿7月份学习.pptx
- 小湾边坡治理锚固工程1205.ppt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