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种群数量的变化(含答案).docVIP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种群数量的变化(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种群数量的变化(含答案)

第2课时 种群数量的变化 学习目标:1.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构建种群的增长模型的方法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4.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材梳理] 一、种群数量的变化 1.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 (1)表达:是根据建模的目的和掌握的信息(如数据、现象),将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用数学语言确切地表述出来。 (2)验证:是用现实对象的信息检验得到的解答,以确认结果的正确性。 2.“J”型曲线 (1)含义: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将种群的连续增长用坐标图表示而形成的曲线。 (2)条件:食物充裕、空间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 (3)数学模式:Nt=N0·λt 3.“S”型曲线 (1)含义: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到环境容纳量时不再增长的过程用坐标图表示而形成的曲线。 (2)条件:气候、食物、天敌、疾病等自然因素的限制。 (3)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二、血球计数板及其使用 1.血球计数板 (1)构造:血球计数板正面中央有两个方格网,方格网上有9个大方格,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供计数用。 (2)容积:计数室长和宽各为1 mm,深度为0.1 mm,体积为 0.1 mm3。 (3)规格:有两种。 ①一种是大方格分为16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为25个小方格。 ②另一种是大方格分为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为16个小方格。 两种类型的每个大方格都由400个小方格组成。 2.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 (1)样品:酵母菌悬液。 (2)稀释:稀释样品,目的是为了方便计数。 (3)用擦镜纸擦净血球计数板,在中央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盖玻片。 (4)滴液:在盖玻片边缘滴入酵母液,用滤纸吸去多余的悬液。 (5)计数:以25×16的计数板为例,计数4个角及中央共5个中方格(80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 (6)每个样品计数3次,取其平均值。 3.计算 1 mL悬液中的酵母菌数量=×400×104×稀释倍数。 [牛刀小试]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数学模型的应用能较明确地表达生命活动的动态过程,进而深入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 (2)建立种群动态变化数学模型的目的是阐明种群个体的生命活动规律。(×) (3)J型曲线是理想曲线,自然界根本不存在。(×) (4)J型曲线的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 (5)S型曲线的限制因素既有生物因素,也有环境因素。(√) (6)S型曲线在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7)S型曲线中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就不再发生改变。(×) (8)人为的干扰往往使自然种群数量发生一定的变化。(√) 2.在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 解析:选B 理想状态下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 解析:选D 在整个种群S型增长变化过程中,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D项叙述错误。 4. 如图是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生长曲线图。试分析在曲线中哪一段表示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率的限制因素(  ) A.EF段       B.DE段 C.BD段 D.CB段 解析:选A 该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CB段表示生长的延滞期,BD、DE段表示种群进入指数增长期,EF段曲线平滑,接近于平行,表示环境阻力的增大,繁殖速率开始下降,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当,这时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的限制因素。 5.思考探究 (1)分析种群数量增长呈S型的原因。 提示: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天敌数量增加,这些原因使种群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等于出生率时,种群的数量不再增加。 (2)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数量能维持恒定不变吗?为什么? 提示:不能。由于环境是时刻发生变化的,故其容纳量也会发生变化,其数量会发生波动。 [重难突破] 一、J型和、S型增长曲线的分析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前提条件(判断依据): 若出现以下五种情况即可判断为J型曲线:①理想条件下;②实验室条件下;③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几个条件同时满足;④外来物种入侵早期阶段;⑤无环境阻力状况。 (2)公式:Nt=N0·λt(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若λ1,种群密度增大,为增长型种群;λ1,种群密度减小,为衰退型种群;λ=1,数量不变,为稳定型种群)。(3)J型曲线增长率: J型曲线的增长率为一个常数(λ-1),可用图甲表示。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达到K值不再增加的原因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