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理用药述.ppt
合理用药概述及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哈医大二院药学部 刘高峰2007.8.15 合理用药概述 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 不合理用药的表现 合理用药概述 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 有效性:获得预期效果 安全性:不良反应尽可能小 适当性:个体化用药 经济性:费用↓治疗效果↑ 合理用药的标准 适当的适应症:药物使用符合医学原理,治疗安全有效 适当的药物:疗效、安全性、适宜性和价格综合考虑 适当的给药方法、剂量、时间、疗程和途径:综合考虑患者用药目的、身体状况和药物性质来决定 适当的患者:应无用药禁忌症、发生ADR可能性最小、患者能接受或耐受该药物 适当的信息:应向患者提供准确、重要和清楚的信息 适当的观察:观察预料中的和意外的药物作用 用药的5正确原则 正确的时间 正确的药物 正确的给药途径 正确的剂量 正确的病人 我 国: --- 注射剂均应视为处方药,患者使用注射 剂,须持有医师处方 ---《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医疗机构应当 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处方评价表中要 求统计注射剂使用百分率 一、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基本原则 二、影响注射液稳定性的因素及对策 -5%葡萄糖pH3.2-5.5不宜做青霉素G溶媒 --应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pH4.5-7.0) 做该药溶媒,且在0.5~1.0h内滴完 常 温: 10-30℃ 阴凉处:温度≤ 20 ℃ 凉暗处:避光且温度≤ 20 ℃ 冷 处:2-10 ℃ 三、溶媒种类和溶媒量的选择 溶媒对氨苄青霉素稳定性的影响 三、溶媒种类和溶媒量的选择 三、溶媒种类和溶媒量的选择 四、注射液配置后的效期管理 四、注射液配置后的效期管理 四、注射液配置后的效期管理 注意温度: 四、注射液配置后的效期管理 四、注射液配置后的效期管理 五、药物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药物混合后,发生外观可见或 可测定的理化现象 外观可见:沉淀、浑浊、变色、产生气体等 外观不可见:化学降解(水解、氧化还原、光解等) 五、药物配伍禁忌 静脉输液是患者接受治疗的重要手段,输液加药已极为普遍。在国外医院输液比例一般达45%左右,在我国有些医院这一比例高达90%以上。 五、药物配伍禁忌 --药品说明书 --《306种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2004.1) --文献报道 五、药物配伍禁忌 例:依诺沙星+地塞米松磷酸钠→5%Glu 100mL 白色絮状物 五、药物配伍禁忌 例:氨基糖苷类(如硫酸阿米卡星、奈替米星)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混合时可导致相互失活而降低疗效 --两类药联合常可使肾毒性增加 五、药物配伍禁忌 不同输液连续滴注时输液管中的药物相容性问题: 例:静点头孢唑肟后,在同一 输液器内连续输注奥硝唑 注射液100mL,剩余30mL 时,药液变成粉红色 五、药物配伍禁忌 不同输液连续滴注时输液管中的药物相容性问题: 原因:奥硝唑与头孢类药物配伍可 引起颜色变化(红或黄), 其时间长短与药液的浓度和 pH值有关,浓度越高,pH 值越低,颜色变化越快 措施:换药前冲管,避免两药接触 五、药物配伍禁忌 五、药物配伍禁忌 奥美拉唑的变色问题: --配置成溶液后变色 --滴注过程中变色 --静点换药时在点滴管中变色 (洛赛克→葡萄糖酸钙) 奥美拉唑溶液稳定性受PH值、光线、金属离子、 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五、药物配伍禁忌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由于治疗疾病的需要,中药注射剂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与其他药物配伍运用的机率逐年上升,其不良反应也屡见发生。配伍后中药注射剂中热原与不溶性微粒递增、混合液的稳定性 、血药浓度和药效学的改变等 丹参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颜色加深,药效降低 六、给药方法的合理性 六、给药方法的合理性 作用特点 --临床疗效由血清游离的药物浓度大于 最低抑菌浓度所持续的时间来决定 --增加单次给药剂量一般不改善疗效 --半衰期t1/2较短(头孢曲松除外) 六、给药方法的合理性 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 给药方法:建议这类药物静脉给药时,宜将一次 剂量的药物溶解在100ml生理盐水中, 于0.5-1小时滴完,并且应间歇给药, 至少每日2次 六、给药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