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思想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陶行知教思想解读

1919年秋天,26岁的陶行知怀着“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的雄心壮志,从美国学成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堂教授兼教务长,东南大学教育科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南京安徽工学校长等职务。1929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1931年至1939年,陶行知在全国多次办学,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收容和教育难童的育才学校等。他在宣传新知识、新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宣扬他抗日救亡,因而在此期间,他也两次被国民政府通缉。 1946年6月,陶行知离重庆到上海,准备在上海大办教育事业。他接连在学校、机关、工厂发表争民主发内战的讲演百多次。7月25日,他终因劳累过度,刺激过深,至脑溢血,不幸溘然长逝,享年55岁。 陶行知的一生,不断为中国人民大众的教育事业和革命事业而无私奉献,他将自己平时的积蓄、薪水、讲酬全部都拿来办学,还四处募捐,“化缘兴学”,而自己却克勤节俭,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他逝世后除了故居前后的流水和翠竹外,没有任何遗产留给后代,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 来,不带半根草去”! 1.生活教育——教育思想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 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 三原理: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2.普及教育 争取在中国实现普及教育,是陶行知一生最大的心愿,也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及其教育思想体系的中心。 乡村教育的推进: 陶行知从平民教育的实践中,认识到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人口最多的农民,教育应当下乡。他决心“筹募一百万资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创设一百万位同志,改造一百万个乡村。”要求乡村教师必须拥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和改造社会的精神。” 民主教育:创办民有、民治、民享的教育, 使人们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各有所为。 3.儿童教育 积极创办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大众的幼稚园。 以幼儿生活为中心,改革幼儿教育学制、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实施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 从实际出发,培养幼儿教育师资。 “训练本乡师资,教导本乡儿童”。 5.职业教育—— 《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 “以生利为职业教育之宗旨,人人都要有独立的职业。” 职业教育不只是学生获得一技之长,更应该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等诸方面有良好素质的劳动者。 生活教育,“他要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他只要创造的考成,也就是他不教人赶考赶人死。简单的说来,他是教人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他也不教学生吃别人。他不教人升官发财,他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政府的主人,做机器的主人。他教人要在劳力上劳心。” ——1934年山海工学团讨论会《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 3.实施生活教育的一个目标——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他要求学校和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做人。”学校就是要培养能发明工具、制造工具和运用工具,善于改造社会和征服自然的人才。 4.三大原理 “生活即教育”——从生活的横向展开来看,过什么的生活就是在受什么的教育。从生活的纵向发展来看,生活伴随人生始终,因而教育也应如此。 教育的意义是生活的变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伴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的与人生相始终的教育。 “社会即学校”——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 在《生活教育之特质》一文中,陶行知指出“课堂里既不许生活进去,又收不下广大的大众,又不许人动一动,又只许人向后退不许人向前进,那末,我们只好承认社会是我们惟一的学校了。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那末,我们所失掉的鸟笼,而所得的倒是伟大无比的森林了。为着要过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力是必然的冲开校门,冲开村门,冲开城门,冲开国门,冲开无论什么自私自利的人所造的铁门。所以,整个的中华民国和整个的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学校咧。 ” 陶行知主张传统的学校必须依据社会需要来进行改造,利用社会的力量,在社会中创建新兴的学校。 “社会即学校”反映了: (1)学校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即社会决定学校,学校为社会服务。 (2)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为了改革学校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病,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 (3)陶行知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范畴,从而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终身 教育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大教育体系即当今所讲的终身教育体系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