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仪器分析化学 第一章 色谱基本理论
第一章 色谱法基础 第二节 色谱图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一、色谱流出曲线及色谱峰 (二) 基线(baseline) 1、基线 (baseline)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仅有流动相通过时响应信号-时间曲线。 2、基线噪声(baseline noise)由各种因素所引起的基线波动。(一般计算峰前后1-2min内的噪声) 3、基线漂移(baseline drift) 基线随时间定向的缓慢移动 (三)色谱峰(chromatographic peak) 1、正常色谱峰:呈正态分布 2. 拖尾峰(tailing peak):前沿陡峭,后沿拖尾的不对称色谱峰 3、前伸峰(leading peak):前沿平缓,后沿陡峭的不对称色谱峰 4. 不对称度(As)或拖尾因子(T) (tailing factor) As(不对称因子)=B/A( x=0.10 h) T(拖尾因子)=(A+B)/2A( x=0.05 h) Asymmetry A factor describing the shape of a chromatographic peak. Theory assumes a Gaussian shape peak that is symmetrical. The peak asymmetry factor is the ratio (at 10 percent of the peak height)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eak apex and the back side of the chromatographic curve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eak apex and the front side of the chromatographic curve. A value 1 is a tailing peak, while a value 1 is a fronting peak 5. 假峰(ghost peak)又称鬼峰:由于仪器条件的变化等原因而在谱图上出现的色谱峰,即并非由试样所产生的峰。 色谱峰: 1个样品组分的色谱峰可用3个参数来描述,即峰高(或峰面积)、峰位和峰宽。峰高(或峰面积)用于定量;峰位用于定性;峰宽可用于衡量柱效。若描述一组色谱峰,还需用分离参数表述相邻峰的重叠程度。 二、 保留值-定性参数 (一)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 (1)死时间(dead time):tM (2)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 (tR) (3)调整保留时间(adjusted retention time) (tR '):tR'= tR-tM (二)保留体积(retention volume) (1)死体积(VM): VM = tM ×Fc (2)保留体积(VR):VR = tR×Fc (3)调整保留体积(VR'):V R' = VR -VM (4)校正保留体积(VR0):用压力梯度校正因子修正的保留体积:VR0=jVR (5)净保留体积(VN):用压力梯度校正因子修正的调整保留体积(VN)=j V R' 用压力梯度校正因子修正的调整保留体积 (6)比保留体积(Vg) 每克固定液校正到273K的净保留体积 (三)相对保留值(选择性因子a):相同操作条件下,两组分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四)保留指数(retention index) t’R(x)---待测物X的调整保留时间 t’R(z)---碳原子数为Z的正构烷烃的调整保留时间 t’R(z+n)---碳原子数为z+n的正构烷烃的调整保留时间 t’R(z) ≤t’R(x)≤ t’R(z+n) (通常 n=1) 规定正构烷烃的I 值是其原子数的100倍, 如:正庚烷I=700 保留指数差 化合物x在某一固定液s上测得的保留指数减去在角鲨烷(异三十烷)固定液上得到的保留指数。 (一). 区域宽度 从色谱图中,可得许多信息: 1 色谱峰的个数,可推断所含组分的个数; 2 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分析; 3 根据色谱峰的面积或峰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4 色谱峰的保留值及其区域宽度,评价柱效依据; 5 色谱峰两峰间的距离判断组分选择性 (一). 分配系数( partition factor) K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平衡浓度的比值。 分配系数 K 的讨论 (二).分配比 (partion ratio)k 或 K’ (三)分配比与分配系数的关系 (四) 分配比与保留时间的关系 (五) 分配比、分配系数与选择性因子的关系 讨论:如何使A、B组分完全分离 练习题 1.混合样品a, b, c, d, e在柱上的 分配系数分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