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店运营策略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零售店运营策略分析

破解单店销量下滑迷局   “崔老师,我是X公司的小刘呀,有些问题能向您讨教吗?”。   “什么问题,说来听听”,我刚到办公室,就接到了X方便面公司H省会市场城市经理刘林的电话。   “我发现,现在城市市场越来越难做了,原来我看好的,并且占据整个销售额60%多的B、C类连锁超市、便利店,现在销量一直在向下滑,而进店费用、促销费用却一分都不能少,大卖场门槛太高,进去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零售店吧,单店销量又太小,且费人、费时、费力,操作起来,麻烦也多。公司给我们定的销量目标每年都在增长,对于单店提升我们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销量提升却非常缓慢,我该怎么办呢?”   听完他的诉苦式的陈述,我已明白了八九不离十,于是,我告诉他,准备好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在上岛咖啡见。说实话,面对这种连锁单店销量下滑的迷局,我确实有一种摩拳擦掌的挑战冲动。   见了面之后,我首先让他将05年、06年的销售数据进行对比,并分析销量下滑的关键因素,我的目的是,通过直观的数据分析,让他看出渠道发展的脉络以及方向,揭示销量下跌的深层次原因。表一是05、06年对比销量分析表:   “我不善于看表格啊,别见怪,透过这张表格,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刘林迫不及待地问我。   “其实,这里面包含着很多东西,它既客观地反映了目前销售渠道的运行现状,同时,也是你未来工作的导向图,它已经很清晰地为你指出了工作的方向”。看他一头雾水,我便直接跟他一一分析。   “第一,B类店销量下滑幅度最大,最高为20%,这说明近年来,随着国际零售巨头的纷纷进驻,以及强势对手的参与竞争,B类店面临的市场挤压最大,由于大卖场产品齐全,价格低廉,大量吸引了客流,让B类店以往熙熙攘攘的热闹局面不再,从而让你的连锁单店客户销量下降。   第二,C类店,受上述因素影响,销量也有下滑,但其主要原因是单店数量相对B类店少,自身采购成本相对高,价格方面不占优势,加上竞争对手的挤占,“稀释”了部分客户和销量。另外,H省会市场商贸功能的定位,让副食批发业风起云涌,蓬勃发展,特别是仓储店、零售店的大规模出现(多达12000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这些单店不是很多的C类店,让其销量不断下滑。   第三,与B、C类店不同的是,作为一向不为人看好的D类店,即士多店,或者说零售终端,销量却呈增长的态势,它们能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店靠近社区、家属区,商品价格低廉,加上良好的客情关系,便民服务等,越来越受到居民区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销量增长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您分析的很有道理,但以目前的市场形势看,在公司的销量目标有增无减的情况下,我该如何做才能顺利达成公司给我下达的销售目标呢,请您给我指点迷津?”,刘林不等我喘口气,紧接着就向我抛出了下一个问题。   “其实,根据以上分析,答案基本上就在其中了,要想在单店销量下滑的情况下,破解迷局,达成目标,建议你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善。”我思考了一下说道。   争取更多有利条件。针对B、C类店,由于目前正受挤压,生意不是很景气这一现状,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跟店方进行多方面沟通,争取更多的销售条件和机会。这些条件包括:1、相机而动,缩减费用。根据投入产出比分析,尽可能的“乘机”压低进店费用、促销费用,“节支等于开源”,要尽可能地让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2、争取更多的排面或堆头等硬性条件。既然单店销量及效益下滑,肯定会有一些厂家退出或缩减排面,可以利用这些机会,通过谈判“施压”,借机增加产品陈列面,或者争取到更多的货架、堆头。创造更多的展示或“出彩”的机会。3、争取促销推广机会。可以以增加连锁店客流量,增加人气为噱头,更多地免费争取一些试吃、买赠等促销推广活动项目举办权,树立产品形象,让产品能够有更多的与消费者接触的频次与机会,实现产品最大化的销售。   调整改善产品结构。原来X公司在B、C类店的产品结构由于卖场的进店费用比较高,存在进店产品较多、较乱现象,且低档产品占比较大(高:中:低=1:2:7),其目的是想达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根据目前单店销量下降,确实难成规模效应之现状,我建议刘林在产品结构方面做如下调整,见表二。 随后,我向刘林解释这样调整的好处:1、中高档产品比例大幅增加,是基于整个产品销量下降的基础上的,原来是“规模分摊成本”,但现在只能让“结构产生利润”,通过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能够获得更大的销售利润,弥补销量下降带来的利润损失。2、将低档产品X4、X5“毙掉”,是因为低档产品太多,产品线不清晰,借此可以减少进店费用及条码费,也避免了留给消费者低档的品牌印象。3、可以体现“一高一低抓中间”之产品配比精神。即高档产品树形象,低档产品保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中档产品求利润,更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