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3.4.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课件 湘教版.ppt
3.如图所示,MP=MQ,PN=QN,MN交PQ于点O,则下列结论中, 不正确的是( ) (A)△MPN≌△MQN (B)OP=OQ (C)MO=NO (D)∠MPN=∠MQN 【解析】选C. 在△PMN和△QMN中, 所以△PMN≌△QMN(SSS), 所以∠MPN=∠MQN,所以∠PMN=∠QMN. 在△PMO和△QMO中 所以△PMO≌△QMO(SAS), 所以OP=OQ,综上A、B、D正确.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4.如图所示,在△ABD与△ACE中,已知AB=AC,BD=CE,AD=AE,若∠1=20°,则∠2=________. 【解析】在△ABD和△ACE中, 因为 所以△ABD≌△ACE, 所以∠DAB=∠EAC,又因为∠BAC=∠CAB, 所以∠EAB=∠DAC,即∠1=∠2=20°. 答案:20° 5.如图,D是BC的中点,AD⊥BC,且E是AD上一点,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_____对. 【解析】因为AD⊥BC,所以∠ADB=∠ADC=90°, 又因为BD=CD,DE=DE, 所以△BDE≌△CDE(SAS),所以BE=CE. 由∠ADB=∠ADC,AD=AD,BD=CD, 所以△ADB≌△ADC(SAS),所以AB=AC. 因为AB=AC,BE=CE,AE=AE, 所以△ABE≌△ACE(SSS). 答案:3 6.在△ABC和△DEF中,①AB=DE,②BC=EF,③AC=DF, ④∠A=∠D,⑤∠B=∠E,⑥∠C=∠F,从这六个条件中选取三个条件能判定△ABC与△DEF全等的方法共有_____种. 【解析】“SSS”一种,“SAS”三种,“ASA”三种,“AAS”六种,即从六个条件中选取三个条件能判定△ABC与△DEF全等的方法共有十三种. 答案:13 三、解答题(共26分) 7.(8分)如图,AD=BC,DC=AB,AE=CF,请你找出图中的几对全等三角形,并说明你的理由. 【解析】(1)△ADC≌△CBA(SSS) 证明:∵AD=BC,DC=AB,AC=AC, ∴△ADC≌△CBA(SSS). (2)△ADE≌△CBF(SAS) 证明:∵△ADC≌△CBA, ∴∠DAE=∠BCF, 又∵AD=BC,DC=AB,∴△ADE≌△CBF(SAS). (3)△EDC≌△FBA(SSS) ∵△ADE≌△CBF,∴DE=BF, 又∵DC=AB,AE=CF, ∴AF=CE,∴△EDC≌△FBA(SSS). 8.(8分)某铁路施工队在建设铁路的过程中,需要打通一座小山,如图,设计时要测量隧道的长度,恰好在山的前面是一片空地,利用这样的有利地形,测量人员是否可以利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测量出需要开挖隧道的长度?请画出你设计的测量方案图,并说明理由. 【解析】方案一:如图(1),①过A点作线段AD⊥AB于A; ②过点D作DM⊥AD于D; ③取AD的中点C,连接BC并延长,交DM于E, 则DE的长就是隧道AB的长. 理由如下: 因为AD⊥AB,DM⊥AD, 所以∠A=∠D=90°. 在△ACB与△DCE中,因为 所以△ACB≌△DCE,所以AB=DE. 方案二:如图(2)所示,①过点A作线段AD; ②过点D作DM∥AB; ③取AD的中点C,连接BC并延长,交DM于E, 则DE的长就是隧道AB的长. 理由如下: 因为DM∥AB,所以∠A=∠D. 在△ACB与△DCE中, 因为 所以△ACB≌△DCE,所以AB=DE. 方案三:如图(3),①过A点作线段AD; ②取AD的中点C,连接BC并延长,使EC=BC; ③连接ED,则DE的长就是隧道AB的长. 理由如下: 在△ACB与△DCE中, 因为 所以△ACB≌△DCE,所以AB=DE. 9.(10分)如图所示,AB=AD,BC=DC,AC、BD相交于E,由这些条件可以得出若干结论,请你写出其中三个正确的结论(不要添加辅助线,并选其中一个证明). 结论1_______________. 结论2_______________. 结论3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为结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如 (1)△ADC≌△ABC;(2)BD⊥AC; (3)DE=BE;(4)AC平分∠DAB等 选(1)证明如下:在△ABC和△ADC中, 所以△ADC≌△ABC(SSS).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2009·苏州中考)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 ①AB=DE,BC=EF,AC=DF; ②AB=DE,∠B=∠E,BC=EF; ③∠B=∠E,BC=EF,∠C=∠F; ④AB=DE,AC=DF,∠B=∠E. 其中,能使△ABC≌△DEF的条件共有( ) (A)1组 (B)2组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 2《What would you do_Section A》课件3(16张PPT)(人教新目标九年级).ppt
- 《聚落》课件2 (中图版八年地理上).ppt
- (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课件 动漫形象 1.ppt
- 河南省郑州市侯寨二中2013届九年级数学《运用公式法》1课件.ppt
- 新目标八年级上UNIT11试题.ppt
- 2013年河北省隆化县蓝旗镇篮旗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章复习课件:第九章《三角形的角》(.ppt
- 2014年九年级政治全册课件: 第一单元 第一课第二框《不言代价与回报》 (新人教版).ppt
- unit7《days and months》课件7(13张ppt)(冀教版七年级上).ppt
-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讲解五.ppt
- 2013年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北师大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