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安伤科的形成、发展及其贡献PPT.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安伤科的形成、发展及其贡献PPT

新安伤科的形成、发展及其贡献 祁门县人民医院 胡永久 简 介 早在唐、宋时期,新安医学就已形成分科,见之于文献者,有内科、妇科和针灸科。 明、清时期,随着农业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初步繁荣,徽商进入了鼎盛时期。徽商“贾而好儒”,获利以后,纷纷投资办学,促进了徽州教育、医学、刻书等各业的发展。 其标志是许多伤科医家,边行医,边写作,一批伤科医籍相继问世,如江考卿的《江氏伤科方书》、吴谦的《医学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江昱的《跌打秘方》、朱君尚的《秘传跌打方》、徐少庵《啖芋斋别录》、胡显君的《跌打内外伤秘方》等。 同时,由于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尤其是气血学说、命门学说、“折伤专主 血论”、“淤不去则骨不能接”、“肾实则骨有生气”等学术观点的形成,对新安伤科学术的确立和进步起到了直接的指导作用。 受上述思想的影响,新安伤科在学术上形成了以汪机等人为代表的八纲、脏腑辨证派和以江考卿等人为代表的经络穴位派。这两派学术上的成就,为新安伤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伤科诊断方面 从历代医学文献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医学对骨骼系统大体上的结构已有概念性的认识,宋代以后对人体躯干和四肢的骨骼结构已比较符合实际。 江考卿《江氏伤科方书》,在阐述以经络、穴道、脏腑、部位辨伤的同时,还发明了用触诊法检查骨擦音以诊断骨伤的方法。书云:“凡打伤、跌肿,肉中之骨不知碎而不碎,医者以手轻轻摸肿处,若有声音,其骨已破。”以是否有骨擦音来诊断骨折,是骨伤诊断学上的一大创举,比西方人早了近百年,至今仍然是现代骨折诊断的三大专有体征(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之一。 在骨折分类诊断方面 《正骨心法要旨》记载了颈椎、胸椎、腰椎、骶椎、锁骨、胸锁关节、肋骨、肩胛骨、肱骨、肱骨髁、肘关节、股骨、膝关节、髌骨、胫腓骨、足踝骨、掌骨、跟骨、跖骨、耻骨等30多个部位骨折或关节脱位。 并首次将颈椎骨折脱位分为4大类型:“一曰从高处坠下,致颈骨插入腔内,而左右活动者,用提法治之;一曰打伤头低不起,用端法治之,一曰坠伤左右歪斜,用整治法治之;一曰打扑伤,面仰,头不能垂,或筋长骨错,或筋聚,或筋强,骨随头低,用推、端、续、整四法治之。” 这是依据致伤暴力的方向结合伤后的症候表现的分类法。第一类似环枢椎脱位,第二、三类是屈曲型的骨折脱位,第四类是过伸性骨折脱位。这种分类型诊断法,对骨折的整复、固定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骨伤复位方面 明、清时期骨折复位以闭合手法复位为主,十分强调手法的准确性与灵活性。《正骨心法要旨》将手法概括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 吴谦认为,伤有轻重,而手法亦应各有所宜,应根据患者伤情,“高下疾徐,轻重开合”,因人而异,做到“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心明手巧,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在骨伤外固定方面。吴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认识到了外固定对骨折治疗的重要性。 《正骨心法要旨》云:“跌仆损伤,虽用手法调治,巩未尽得其宜,以致有治如未治之苦,则未可云医理之周详也。”认为在施行手法的同时,还必须用外固定的方法,以达到辅助和维持骨骼复位的目的。单纯依赖手法,不能说是完善和周全的骨伤治疗法。 《正骨心法要旨》总结了前人进行外固定的经验,逐一介绍裹帘、振挺、披肩、攀索、叠砖、通木、腰柱、竹帘、杉篱、抱膝等10种外固定器具及使用方法,并附图10幅。对骨伤外固定器具及其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安医学十分强调对骨伤的辨证论治,薛已《正体类要·序》说:“肢体损伤于外,则气血损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内之不和,岂可纯任手法,而不求之脉理,审其虚实,以施补泻哉?” 在辨证施治方面 新安名医汪机治疗骨伤,推崇薛已学派的辨证论治观点,他认为:“有诸中然后形诸于外,治外遗内,所谓不揣其本而齐末,殆必已误于人,已尚不知,人误于已人亦不悟。”(《外科理例·前序》)强调“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于外”。治疗上应“调补元气,先固根底,不轻用寒凉攻利”。“分别阴阳,戒滥用刀针”,“以消为贵,以托为畏”。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