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生物学-神经元与胶质细胞PPT
举例:视网膜中视锥细胞与双极细胞的联系 作用:使信息传递精确 定义:一个突触前神经元仅与一个突触后 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举例:信息传入通路中多见 定义:一个N元可通过其轴突末梢分支与多个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从而使与之相联的许多神经元同时兴奋或抑制。 举例:信息传出通路中多见 定义:一个N元可接受来自许多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而建立突触联系,因而有可能使来源于不同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在同一神经元上发生整合,导致后者兴奋或抑制。 中间神经元间,辐散与聚合式联系同时存在可形成链锁式或环式联系。 链锁式联系→扩大其作用范围。 兴奋冲动通过环式联系,可因负反馈而使活动及时终止,或因正反馈而使兴奋增强和延续。后发放 2.2 胶质细胞 数量:1-5×1012,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 种类:在周围神经系统,有施万细胞和卫星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有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 * * 神经元与胶质细胞 2.1 神经元胞体结构和功能 神经元胞体由神经膜、细胞质、细胞器和细胞核等组成,是维持和控制神经元代谢及功能活动的中心。 1.神经元膜 神经元膜包括蛋白质、脂质和糖,是神经元的屏障。 糖脂糖链 糖蛋白糖链 跨膜蛋白 脂质双层液态镶嵌模型 2. 神经元的细胞质、细胞器、细胞骨架和胞核 神经元细胞质内包含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神经原纤维即相当于微管、神经丝和微丝,它们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 细胞核位于神经元中央,大而圆,占胞体很大一部分。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系统内主要含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细胞(神经元),高度分化,通过突触联系形成复杂神经网络,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胶质细胞,支持、保护和营养神经元。 轴丘: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轴突的起始部分称为始段。 轴突末端有许多分支,每个分支末梢膨大部分称为突触小体。 轴突和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统称为轴索,外包有髓鞘或神经膜成为神经纤维。其末端称为神经末梢。 神经元的四个重要功能部分 胞体或树突:接受和整合信息的部位。 轴突始端: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位。 轴突:传导神经冲动的部位。 突触末梢:引起递质释放的部位。 轴浆:神经元轴突内的胞浆。 轴浆运输:轴浆在胞体与轴突末梢之间流动,这种在轴突内借助轴浆流动运输物质的现象 。 意义:维持神经元的解剖和功能的完整性。 (1)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快速 顺向运输 轴浆运输 慢速 逆向运输(轴突末梢向胞体) 分类(双向双速) ①顺向轴浆运输(主要) 方向:由胞体向轴突末梢的运输 快速:410 mm/d,运输有膜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含递质的囊泡、分泌颗粒等,维持突触的传递功能和神经分泌功能。 慢速:1-12 mm/d,运输轴突生长和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随微丝、微管等结构向前移动,对于轴突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意义。 ② 逆向轴浆运输 方向:由轴突末梢向胞体的运输 速度约为205mm/d,可对胞体蛋白质的合成起 反馈调节作用。狂犬病毒、破伤风病毒及辣 根过氧化物酶 突触前膜、间隙和后膜 突触囊泡一般分为三种 小而清亮透明的囊泡,内含乙酰胆碱或氨基酸类递质 小而具有致密中心的囊泡,儿茶酚胺类递质 大而具有致密中心的囊泡,神经肽类递质 (2)突触电镜观 a.定向突触传递 定向突触:突触前末梢释放的递质仅作用于范围局限的突触后膜结构,如骨骼肌神经-肌接头 经典:轴突-树突式,轴突-胞体式 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 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 突触前膜去极化 突触前膜Ca2+通道开放 Ca2+进入突触前膜 囊泡与前膜融合 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 递质扩散至突触后膜 与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结合 后膜对某些离子的 通透性发生改变 产生突触后电位 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突触后电位:递质释入突触间隙后,经扩散抵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引起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的改变,使某些带电离子进出后膜,突触后膜即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或超级化。 b.非定向突触传递 概念:突触前末梢释放的递质可扩散至距离较远和范围较广的化学性传递。 过程:N能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有许多分支,在分支上形成串珠状的膨大结构,称为曲张体。可释放NE。 在心脏,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神经与心肌之间的接头传递。 ① 不存在突触前膜与后膜的特化结构; ② 不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 ③ 曲张体与效应器间距大于典型突触的间隙间距; ④ 递质扩散距离较远,故传递时间大于突触传递; ⑤ 释放的递质能否发挥效应,取决于效应器细胞上有无相应受体。 传递特征 影响化学性突触传递的因素 细胞外Ca2+浓度升高或Mg2+浓度降低能使递质释放增多。 新斯的明、有机磷农药等可抑制胆碱酯酶,使乙酰胆碱持续发挥作用,从而影响相应的突触传递。 筒箭毒碱可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