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02章 稀溶液PPT.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02章 稀溶液PPT

五、晶体渗透压力和胶体渗透压力 血浆等生物体液 电解质:NaCl KCI NaHCO3 等 小分子物质:葡萄糖 尿素 氨基酸 高分子物质:蛋白质 糖类 脂类 血浆总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78m水柱的压力) 1、晶体渗透压: 血浆中无机离子和葡萄糖等小分子晶体物质产生的Π 。 含量约(7.5g.L-1) 99.5% 生理功能:调节细胞内外水的转移与平衡。 大量饮水时--细胞膨胀-水中毒; 严重缺水时-脱水-中暑或休克。 海水能直接饮用?(海水的Cos≈1 mol.l-1) 2、胶体渗透压:血浆中蛋白质、糖类、脂类等大分子胶体物质产生的Π 。含量约(70g.L-1) 0.5% 生理功能:调节血管内外(血浆与组织液)水及小分子物质的转移与平衡,维持血的容量。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不同(水、小分子晶体物质可通过) 血浆中胶体物质浓度下降-组织水肿(肾炎);烧伤或失血过多处理:除补充生理盐水外,一定要输入血浆或右旋糖酐等 本 章 小 结 选定溶剂后,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只与溶质微粒数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是溶液具有依数性的核心。 Raoult定律可表示为 p = po xA 或Δp = po xB ≈ po MA bB = KbB 由于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导致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ΔTb = Kb bB ;ΔTf = Kf b B 溶液都有渗透压力,但不一定发生渗透现象。渗透现象产生的条件:一是有半透膜存在,二是膜两边存在渗透浓度差。渗透的方向是溶剂分子从纯溶剂通过膜进入溶液,或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 van′t Hoff公式是Π = cBRT ,它指出了渗透压力与温度、浓度的关系。 在一定温度下要使膜两边的溶液达到渗透平衡,两溶液的渗透浓度必须相等。医学将渗透浓度为280~320 mmol·L-1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公式为 ΔTb = iKb bB ; ΔTf =iKf bB; Π = icRT ≈ ibB RT i 称为校正因子。 血浆中的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分别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四种依数性之间关系密切,测出一种依数性则可以求出另一种依数性。 利用依数性如凝固点降低或溶液的渗透压力可以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本 章 小 结 本 章 作 业 2. 4. 5. 10. 曲线1 曲线2 曲线3 曲线4 返回 1、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生命起源于海洋….. 2、溶液是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稳定的均匀体系。 3、溶液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形成稀溶液后,溶液的性质既不同于纯的溶质、也不同于纯的溶剂,会发生的相应的变化: 如:食盐NaCl、HCl(gas)、葡萄糖与水,分别形成溶液后其性质的变化(导电性、酸碱性等)。这种变化与溶质的本性及相互作用有关。 而还有一类性质的变化只与溶质的数量(浓度)有关,与溶质的本性无关。(P,bp,fp,Osmosis p)。 4、 溶液的依数性: 溶液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只与溶液的组成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种类)无关。 5、 稀溶液的通性:   在非电解质稀溶液中,粒子之间的作用很弱,溶液的依数性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称为稀薄溶液的通性。 注意:当溶质是电解质或非电解质溶液但浓度大时, 依数性规律将发生偏差。 第二章 稀薄溶液的依数性 (Colligative Properties of Dilute Solution) (3 hours ) 学习内容 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2、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3、溶液的渗透压力 4、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的原因。 2、熟悉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概念及计算。 3、掌握溶液渗透压力的概念及渗透浓度的计算,熟悉渗透压力的医学应用。 参 考 读 物 1. (美)Nash L K. 稀溶液依数性定律. 谢高阳译. 化学通报, 1982. (10):49~52 2. 高执棣. 渗透平衡的三种效应及渗透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