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神经系统3新PPT.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神经系统3新PPT

第三节 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主要内容:;问题: 1、什么是兴奋?什么是冲动? 2、哪个兴奋性高?是不是所有的组织都有兴奋性? 3、兴奋产生的条件? 4、同一神经细胞中冲动是如何传导的,不同神经细胞中神经冲动又是如何传导的? 5、什么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什么? 6、举例说明反射活动协调的几种形式?;一、生物电现象 细胞组织兴奋时都有电位的改变, 可被生理仪器精确记录,称为生物电。;2、引起兴奋的条件? (1)刺激强度:刺激时间不变,逐渐增加刺激强度至找到一个刚刚引起兴奋的刺激强度,这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值 阈刺激 阈上刺激 阈下刺激 阈值大小可反应组织的兴奋性,阈值低,兴奋性高;反之. (2)刺激作用时间:在一定刺激强度条件下,如果刺激作用时间越短,则作用越弱,以至不能引起反应。例:临床上的高频电热治疗 (3)强度变化率:急速上升的强度变化易兴奋,缓慢上升的强度变化兴奋亦慢 ;(四)静息电位 1、概念:指细胞处于静息状态下的膜电位(膜两侧的电位差)。 2、表示: 一般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电位,若规定膜外电位为0,膜内电位大都在-10~-100mv之间。 用“+”表示膜外电位高于膜内,极性为负,“-”表示膜内高于膜外,极性为负。 ;1)膜的极化:静息状态下,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例,-90mv 2)超极化: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 例,-90mv上升为-120mv 3)去极化或除极化: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例,-90mv变为-60mv 4)超射或反极化膜外为负,膜内为正的过程。例,-90mv变为+60mv 5)复极化:膜电位逐渐恢复到原先的静息电位水平;(五)动作电位: 1)动作电位的产生 处于极化状态的神经膜的某一点受到阈或阈上刺激,原先的静息水平(如-45mV)迅速减小,原先的极化状态取消,即为去极化(除极化);进而导致膜极性倒转.变成膜内为正(+40mV)的相反的极化状态.称为反极化。极性倒转的部分(即膜电位由零到+40mV称为超射。此刻,未受刺激部位与超射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微小电流,并作为刺激引起邻近点的去极化、超射。 去极化与超射是暂时的,随后恢复至静息电位(??极化) ;神经冲动的产生;;完整的动作电位=锋电位+后电位; ①锋电位:静息电位+去极化、超射部分是其幅度,是神经冲动的必然表现,一般只持续0.5~2.0ms,由上升相(去极化、超射)和下降相(复极化)构成。即一般讲的神经冲动。 ②后电位:当锋电位完全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之前,膜两侧电位还要经历一些微小而缓慢的波动。幅度仅为锋电位的5~6%: 负后电位:历时15ms, 正后电位:历时40~60ms;3)动作电位的过程与兴奋性变化的关系;二、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导P52 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兴奋(神经冲动- 沿神经纤维传导着的兴奋)。 (一)传导特征 1、生理完整性 2、双向性传导 3、非递减性 4、 绝缘性 5、相对不疲劳性;(二)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的传导 髓神经纤维的跳跃传导;问题:冲动是如何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 神经元的?;(三)冲动在不同神经元间的传导-----化学传导 结构:突触 化学递质:神经递质 1 突触 1)概念: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和其它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的部位。  2)结构:;突触 小泡;信息通过突触在神经元之间传递;①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使突触前膜兴奋并释放兴奋性化学递质 ,使后膜去极化,阈值降低,表现兴奋。 ②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同样是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兴奋,但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是抑制性递质,使后膜超极化,阈值升高,表现为抑制。;2神经递质 1)概念: 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导致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递质称中枢递质。外周神经末梢所分泌的递质称外周递质。 2)分类: 胆碱类,例乙酰胆碱(ACH)兴奋性 单胺类:黑质产生的多巴胺(DA)抑制性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兴奋 5-羟色胺 抑制性 氨基酸类:γ-氨基丁酸、甘氨酸—抑制 ;三、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 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2反射弧: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包括5个环 节。;;㈡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辐散原则---扩大影响   聚合原则—实现整合   连锁状和环状联系—增加作用的空间和时间 。;(三)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3、总和: ?时间总和:单一的弱小的刺激施予一根神经纤维,虽有冲动传一至中枢,但并不能产生反射动作,若连续给予同样的频率,中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