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章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试剂及配制PPT.ppt

第三章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试剂及配制PPT.ppt

  1. 1、本文档共1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试剂及配制PPT

1. 溶血试验 1)原理: 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溶血素,可使人或动物的红细胞发生溶解,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溶血反应,借此可鉴别细菌。 2)试验方法 平板法 试管法 平板法 将培养物接种于血平板培养基上,36±1 ℃培养24~ 48h,观察结果。 溶血试验的溶血类型及现象 (1) α(甲型)溶血: 菌落周围出现较窄的半透明的草绿色溶血环。 (2) β (乙型)溶血: 菌落周围出现较宽的透明溶血环。 (3)γ(丙型)溶血: 菌落周围无溶血环。 甲型(α-)溶血 乙型(β-)溶血 丙型(γ-)溶血 β (乙型)溶血 试管法 将待检菌培养液与等量的2%羊血球混合,在36±1 ℃培养16~ 18h,观察结果。如溶血,培养液可出现透明状。 3)结果观察与记录 有溶血现象,为阳性,记+; 无溶血现象,为阴性,记 - 2. 血浆凝固酶试验 1)原理: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血浆凝固酶,可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附着在细菌的表面,形成凝块;或作用于血浆凝固酶原,使它成为血浆凝固酶,从而使抗凝的血浆发生凝固现象,为阳性。 2)试验方法 (1)玻片法: 取清洁干燥载玻片,一端滴加一滴生理盐水,另一端滴加一滴兔(人)血浆,挑取菌落分别与生理盐水和血浆混合,5 min内,如血浆内出现团块或颗粒状凝块,而盐水滴仍呈均匀混浊,则为阳性;如两者呈均匀混浊,无凝固则为阴性。 有凝块 均匀混浊 血浆 生理盐水 血浆凝固酶试验 (2)试管法 取灭菌小试管3支,各加入血浆-无菌水(1:1) 0.5ml,1支加入被检菌株的营养肉汤培养液(或浓菌悬液)0.5ml;其余2支作对照管,1支加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营养肉汤培养液或菌悬液0.5ml作阳性对照;另1支加入营养肉汤或0.9%氯化钠溶0.5ml作空白对照。将3管同时放37℃温箱或水浴中培养,每0.5 h观察一次, 4 h 内无凝固现象者,观察直至24小时。 阳性反应 阴性反应 不凝固 少量、零散凝固 明显的块状凝固 巨大块凝固 完全凝固,倒置不流动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实验 3)试管法的结果观察与记录 空白对照管的血浆流动自如,阳性对照管血浆凝固。 试验管血浆凝固者为阳性; 均无凝固则为阴性。 其他 柠檬酸盐利用试验 1.有机酸盐的利用试验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1)原理: 某些细菌能利用柠檬酸盐作为唯一碳源,分解枸橼(柠檬)酸盐生成碳酸盐;同时分解培养基的铵盐生成氨,使培养基变为碱性,使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由淡绿转为深蓝色,为阳性。 肠杆菌科各种细菌利用柠檬酸盐的能力不同,有的菌可利用柠檬酸钠作为碳源,有的则不能。 大肠埃希菌 产气肠杆菌 大肠埃希菌不能利用柠檬酸盐,故不能在以柠檬酸盐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柠檬酸盐利用试验阴性。 产气肠杆菌能在以柠檬酸盐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并分解柠檬酸盐产生CO2,再生成碳酸盐,使培养基由中性变为碱性,培养基中的指示剂BTB由绿色变为蓝色。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C)实验原理 举例 2)试验方法 挑取待检菌,在西蒙柠檬酸盐培养基斜面上密集划线接种,在36±1 ℃培养1~4天,每天观察结果。 3)结果观察与记录 斜面有菌苔生长,培养基斜面变为蓝色或深蓝色,为阳性,记+; 无菌苔生长,培养基斜面仍为绿色者,为阴性,记- 柠檬酸盐试验原理及斜面照片 阳性+ 2.三糖铁(TSI)试验 1)三糖铁试验的原理 如果细菌可利用乳糖和蔗糖发酵产酸或产酸产气,培养基全部变黄;如果只可以利用葡萄糖,葡萄糖被分解产酸可使斜面先变黄,但因量少,生成的少量酸,因接触空气而氧化,加之细菌利用培养基中含氮物质,生成碱性产物,故使斜面最后为红色,底部由于是在厌氧状态下,酸类不被氧化,仍保持黄色。 如果细菌又能分解含硫化合物,产生硫化氢,培养基底部变黑。 制好的培养基 对照管 斜面红色,底面黄色 培养基全黄色 斜面、底部黄色,并产生H2S 斜面红色,底部黄色,产生H2S 底面黄色,并产生CO2 2)试验方法 以接种针挑取待试菌可疑菌落或纯培养物,穿刺接种并涂布于斜面,置36±1℃培养18~24h,观察结果。 MR-VP试验原理及照片 V-P 1.靛基质(吲哚)试验 2.H2S试验 3.尿素酶试验 (二)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试验 1.吲哚试验 (靛基质试验) 1)原理:某些细菌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吲哚的存在可用显色反应表现出来。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结合,形成玫瑰吲哚,为红色化合物。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