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早期常州词派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早期常州词派研究

A Study on the Late Changzhou Ci Poetic School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Arts By Xie Li Supervisor: Prof.Guan Ai-he May,2015 摘 要 作为近代社会转型语境下的最有影响的一个词坛流派,晚期常州词派和前中期词人 一样注重理论建构和创作实践,但是又表现出不同于前中期的特征。词人们为近代词的 存在和发展开疆辟域:他们变风变雅,实现“词亦有史”;取精用弘,兼具异量之美; 整理词籍,开铸词学辉煌;奖掖后进,致力词学教育。研究晚期常州词派有利于理清近 代词坛的构成状况和近代词的发展脉络,有利于把握整个词史的发展流向和发展规律。 本文将晚期常州词派置于近代风云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以流变过程、词学观念、创作实 践、词籍整理、高校教育等为考察对象,探究其在近代复杂的社会空间和文化语境中的 文化走向、审美选择及其历史回响。 晚期常州词派主要词人有着明显的活动轨迹,带来了词派词学中心的不断转移。论 文的主体部分以北京、苏州、上海三个词学中心为观照点,考索晚期常州词派的发展过 程、人员构成并探究词人价值观念变化和创作特征。 以北京为空间聚焦点,主要考察维新变法前晚期常州词派在北京的聚散离乱以及他 们的北京书写,梳理其对于前中期的承接和延续。晚期常州词派词人们继续倡导前期词 派“意内言外”、“比兴”、“寄托”的理论主张,提出“重拙大”说,推阐深化尊体理念。 词人们在政治意识上以家国观念为主,在社会场景上以战乱感受为主,表现出了贴合现 实政治的自觉性。他们张扬“词史”旗帜,实现对“重拙大”说的顺乎其情的创作实践。 词派前中期吐露穷愁的寒士之词转而为本期慷慨悲壮的朝臣之词,救弊图新与忧民自怜 成为词作主要精神指向,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出深婉悲凉和宏健深远的风格特征。 以苏州为空间聚焦点,主要梳理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年间晚期常州词派在苏州的词 事活动和创作实践,探讨其在词派发展中的过渡作用。晚期常州词派的主要词人在维新 变法后的归隐潮流中实现了苏州词坛的聚合。词人们受苏州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词 作表现出隐逸化、娱乐化的倾向,词史之作逐渐被个体化的书写所代替,北京的朝臣之 词转而为苏州的逸民之词。同时词人的注意力从“重意”渐而扩展至“重格”、“重律”; 他们转益多师,以浙济常;合律审韵,以吴济常,表现出取精用弘、兼容并济的词学努 力。 I 以上海为空间聚焦点,主要探讨辛亥革命后词派在上海的宗风传扬以及他们的上海 书写,挖掘其在政治文化突变状态下出现的新变化。以朱祖谋、况周颐为主的词人主盟 词坛、奖掖后进,推扬宗风。在创作上,词人以遗民书写和市民书写传达了易代文人的 文化走向和审美选择。他们书写故国之思,表现出遗民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摹写世 俗人情,反映了文化下移后词人主体意识的世俗转向。在理论上,晚期常州词派推举梦 窗、以涩药滑,体认苏轼、以疏济密;建构“词心”说,实现审美转向的个体激活;这 些均呈现出词派后期面临新质来袭时开新求变、自立面目的主动努力。 围绕期刊这种现代传媒的聚集,晚期常州词派的词人们拥有与前中期词人不同的异 质性因素,他们有意识地利用期刊来扩大自身影响。在国粹主义思潮下,词人实践着保 学保国理念下的期刊聚合。而期刊的商业本质,又促使词人在传统救赎与商业消费间寻 找平衡。部分词人开始有意识地突破传统书写,词作的题材、内容、语言出现了一些日 常化、通俗化走向。但是这种调试在整个文学场域中显得微乎其微

文档评论(0)

yxutcang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