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论语》诠释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明朝《论语》诠释研究

目 录 中文摘要…………………………………………………………………工 英文摘要…………………………………………………………………工I 绪{仑············…···································…··……··············…1 一研究缘起……………………………………………··1 二研究对象……………………………………………··2 三研究现状……………………………………………··4 四研究方法………………………………………………7 第一章 程朱理学视野下的《论语》诠释…………………………lo 第一节程朱理学独占与明代初期《论语》诠释…………………··11 一朱元璋与明初《论语》诠释……······…··……………··11 二胡 广:集成前儒小有增删………………………………15 第二节程朱理学修正与明代中期《论语》诠释…………………··23 一蔡清:毫分缕析钩深括奥………………………………23 二吕 枘:至公至仁笃实躬行………………………………32 第三节经世实学思潮与明代后期《论语》诠释…………………··37 一高 拱:问答诘辨通达求实………………………………38 二张居正:帝师宣讲明白务实………………………………47 第二章 陆王心学视野下的《论语》诠释…………………………55 第一节心学革新与《论语》诠释……………………………··56 一王阳明:以心为本传习良知·‘···……·……………··……·56 二王 艮:以身为本志孔学孔………···……………·……·65 第二节泰州学派与《论语》诠释(一)………………………·72 一罗汝芳:求仁于己能己复礼··……………………………·72 二周汝登:己心为准返归自身………………………………79 第三节泰州学派与《论语》诠释(二)………………………·84 一焦 弦:引述阳明阐扬心学………………………………84 二李 贽:评点体例文学鉴赏………………………………92 第四节“新心学”《论语》学…一··…···…一一一一·………·97 一林兆恩:三教归心发所未发·……···………·…………··98 二袁宗道:以禅诠儒返本归儒…………….\㈣…。。3 第三章整合会通视野下的《论语》诠释…………………………115 一顾宪成:超越王学复兴朱学……一一……………………一117 第二节折衷会通眼光下的《论语》诠释………………………··133 第三节佛学西学观照下的《论语》诠释………………………一152 第四章余论…………………………………………………………169 93 附录……………………………………………………………1 参考文献……………………………………………………………20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212 扬州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213 中文摘要 翻阅中国学术史,就可以看到在历代儒者和注家迁延不绝、蔚为大观的诠释 话语之下,孔子和《论语》已然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立体多维、色彩斑斓的世界。 古代学者认为“论语者,五经之馆辖,六艺之喉衿也。”“经学之要,皆在论语之 中。”“论语者,六经之总义也。”从《论语》入门,既为治经之初始,亦可领悟群 经之要义。对历代《论语》诠释著作的考证梳理、建构重塑已然成为中国经学史、 中国学术史研究的必要课题。 年明代社会约276年的时间内,重点研究明儒以《论语》或《论语》篇目命名的 《论语》诠释著作。为此,本文主要运用以下三种研究方法:一、微观考辨,既 要详细研读明代《论语》研究的注家和著作,以便从其著作内容中析取、汇整出 有关《论语》的论述材料,又要针对不同诠释主体的《论语》阐述进行内容意涵 的分析与诠释观点的探讨;二、对照比较,结合明代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在时 空关系上纵横比较,考证源流,互参比勘,我们不仅要在对照比较中挖掘其相同 点,更要发现其特殊性,这正是对照比较研究方法的真正价值之所在;三、系统 建构,即《明代论语诠释研究》是本篇

文档评论(0)

yxutcang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