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庆市万州区塘坊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学案 新人教版.docVIP

2018年重庆市万州区塘坊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学案 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重庆市万州区塘坊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诗经〉二首》学案 新人教版

《〈诗经〉二首》学案 课题:《诗经二首》 课型:新授课 审批时间: 教师寄语: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在先秦古籍中,被称 为《诗》、或《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鲁、商颂)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汉武帝将《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 “风”:“风土之音曰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和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雅”:“朝庭之音曰雅”“,是朝庭里的乐歌,分 “大雅”和 “小雅”.”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诗的三种表现手法: 赋: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即陈述铺叙. 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言也.”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它朴素优美、韵律和谐的语言特点。 3、掌握部分文言实词。 【课前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雎鸠( )  荇( )菜 窈窕( )    寤寐( ) 好逑( ) 芼( ) 2、词语解释: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3、《关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自主学习】 1、朗读诗歌(一读,读准字音;二读,注意停顿;三读,欣赏体会,了解各章大意。) 朗读指导: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起兴淑女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各章的大意: 第一章:写诗人看到洲上一对雎鸠,而想到那美丽善良的姑娘是自己理想的佳偶。 第二章:姑娘劳动的优美身姿,让诗人日夜追求。 第三章:诗人追求失败后忧思想念的情况。 第四章:姑娘劳动的身影,让诗人幻想能与心爱的姑娘欢聚。 第五章:姑娘劳动的身影,让诗人幻想能与美丽善良的姑娘成亲。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诗歌(了解“兴”手法的运用。) 3、诗人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4、分析主人公形象。 5、分析写作特色。 (一)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鸟儿的呼唤——“关关”,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 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二)韵律和谐: 1、运用重言(关关) 2、运用双声(参差cēn cī ) 3、运用叠韵(窈窕yǎo tiǎo ) 4、运用重章复唱的手法。 二、【合作探究】 三、【展示点评】 四、【拓展提升】 根据提示背诵 五、【布置作业】 (一)解释下列词语。 1、窈窕: 2、淑女: 3、参差: 4、涟猗: 5、梦寐以求: 6、求之不得: 7、辗转反侧: (二)“之”字的用法 在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