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原市乡村中医初级培训的讲义
三部六病研究室 三部六病研究室是我院重点学科之一。秉承立足经典,注重传承,突出优势,服务临床的宗旨。取得了保特色,增效益的双丰收。 谢谢! 1.解肌汤 方剂组成: 葛根30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丹参30克,郁金15克,银花30克,丝瓜络15克,车前子30克。 适应证: 风湿病、风湿性心脏病、末梢神经炎。 2.决渎汤 方剂组成: 黄芪30克,郁金15克,银花30克,丝瓜络15克,车前子30克,白茅根60克。 适应证: 一切水肿,急性、慢性肾炎,膀眈炎,泌尿系感染。 3.降压汤 方剂组成: 黄芪50克,苏子30克,茺蔚子30克、夏枯草30克,黄芩15克,红花15克,槐花15克,车前子30克,牡蛎30克,川椒5克。 适应证: 高血压病。 4.利肠汤 方剂组成: 白芍30克,甘草30克,威灵仙10克,芦荟5克。 适应证: 习惯性便秘。 5.鸡甲散 方剂组成: 鸡内金30克,炮甲珠30克,鳖甲30克。 适应证: 肝硬化,各种肿物。 6.攻坚汤 方剂组成: 王不留100克,夏枯草30克,苏子30克,牡蛎30克。 适应证: 一切肿瘤,囊块,肿物,顽固疮疡。 7.祛风利湿汤 方剂组成: 浮萍30克,苍耳子30克,土茯苓30克,苦参30克。 适应症: 湿疹,荨麻疹,各种皮肤病等。 一、局部病的证治分类 1、局部病局部治疗 2、局部病整体治疗 3、局部病局部整体治疗 1、局部病局部治疗: 局部出现局限性病变,只需在局部使用各种疗法,就能达到治愈的目的。叫局部病局部治疗,如对外伤、化脓创口,使用膏药外敷,洗剂外洗以及扎针,拔火罐、按摩、切割等等,祖国医学在这方面的内容丰富多采。 2、局部病整体治疗: 局部病有时不表现为局部性,而在整体上出现了明显的寒、热、虚、实。需用前边叙述的六病辩证论治方法方能解决,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局部病整体治疗。 3、局部病局部整体治疗: 局部发生病变,不仅反应在局部,而且影响到整体的正常功能,造成整体的不协调,反过来又作用于局部,使局部病变进一步恶化,这就需要局部和整体结合起来治疗,每个局部必须服从整体,只有整体的协调,才有局部的改善。 协调整体的代表方剂是小柴胡汤,整体治疗使用整体协调方,结合局部方共同进行治疗,我们现在临床应用的许多协调方,就是根据“局部整体双观学说”的理论来组成的,立法用药的原则,就是协调整体,突出局部,把整体的治疗和局部的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如调心汤、调神汤等就是典型的代表方剂。 二、脉象在局部辨证中的意义 脉象学说,古往今来,许多医求做了发挥,是祖国医学中一门独特的技术。通过评脉可以得知疾病性质的真伪,揭示病变的真谛。 1.基础脉 基础脉分七类十四种: (1)长度:长脉、短脉 以等身寸量之。正常人脉长一寸五分。按脉时,上不盈寸,下不及尺者,叫做短脉,主夭;反之,如寸尺两端有余,缓和者,为长脉,主寿。 (2)宽度:巨脉、细脉 正常寸口脉宽如韭叶。评脉时,宽度以巨细分,用出正常宽度叫巨脉,比正常脉象窄,仅占三分之一宽者叫细脉。巨细之别,巨者主气盛,细者主气衰。 (3)深度:浮脉、沉脉 脉之深浅以浮脉、沉脉分,上为浮,轻取明显,按之稍减;下为沉,轻取不显,重按而明显:沉脉之弦滑而不断,多见怀孕,一般而论,浮脉主表,沉脉主病在里。 (4)硬度:弦脉、软脉 评脉则以弦脉、软脉分。紧而有力谓之弦脉,柔而无力,谓之软脉。主要凭脉管的软硬度以察其详,弦主病久,软主病近, (5)速度:数脉、迟脉 评脉时,速度以迟脉,数脉分,一息四至以下为迟,一息五至以上为数。数脉主热,主病进;迟脉主寒,主病退,并以此观察心脏的功能情况。 (6)充盈度:虚脉、实脉 评脉时以虚脉、实脉分,主要凭脉管内血液,脉管内血浆充实有力谓实脉,瘪而无力为虚脉,实脉病实,虚脉病虚。 (7)节律:代脉、涩脉 评脉的节律以代脉、涩脉分,主要观察脉搏跳动是否有规律。数次搏动,明显一停者,称为代脉;无明显停顿,而只表现脉跳大小不等,有力无力不等,快慢不等,三不等者谓之涩脉,提示心脏功能性变化与器质性病变。 2.复合脉 复合脉是临床实际诊断中常遇到的脉象,病者的脉象多是复合脉,单纯脉较少见,故须认真对待。复合脉中,凡是七类基础脉中,除自身对立的脉象不能相合外,七个基础脉的任何一类都可以和其它种脉象相复合,构成多种多样的脉象。 3.四脉 溢脉(上鱼际脉) 聚脉(聚关脉) 覆脉(长弦脉) 紊脉(涩脉) 上鱼际脉: 凭脉时,寸口脉在腕横纹以上可以摸到。甚者,脉充皮下,可见其搏动,直达手掌大鱼际,故称“上鱼际脉”。 病位多表现在头,多由肝阳上亢而致、病性多为交感神经功能亢奋,呈阳性病理反应。 聚关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pdf VIP
-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PDF VIP
- 2冷疗技术15课件讲解.pptx VIP
-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考核标准.doc VIP
- JJG 195-2019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皮带秤).pdf VIP
- 专项治理整改落实及长效机制建设情况报告().pdf VIP
- TD∕T 1087-2023 主体功能区优化完善技术指南.pdf
- (完整word版)数独题目100题(可打印).doc VIP
- 0604-会计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docx VIP
- 04.汉杂事秘辛.一卷.汉.阙名撰.明崇祯时期汲古阁刊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