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古典园林文化
第四章 古典园林文化 第一节 古典园林概述 一、园林的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径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第一节 古典园林概述 二、我国园林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古典园林概述 三、我国园林的分类 按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我国园林分为三大类: 第一节 古典园林概述 四、中国山水园林的特征 皇家园林 苏式园林 个园 第二节 古典园林的文化特性 这个问题也可以理解为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追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追求自然 追求意境 追求含蓄 第二节 古典园林的文化特性 一、追求自然 第二节 古典园林的文化特性 一、追求自然 第二节 古典园林的文化特性 一、追求自然 (三)艺术手法 第二节 古典园林的文化特性 一、追求自然 (三)艺术手法 第二节 古典园林的文化特性 二、追求意境 第二节 古典园林的文化特性 二、追求意境 第二节 古典园林的文化特性 二、追求意境 比拟象征 1、赋予景物 “人格化” 例如我国古典园林的选石 2、各种园林建筑也被赋予性格特征 选石 瘦 扬州个园 园林建筑性格特征 亭 廊 窗 舫 桥 借用文字 1、点明主题,直抒胸臆 2、扩大园林的时空意识 谐趣园——西岭烟霞生袖低,东州云海落樽前 3、显示园林景象所不能呈现的有关人和事、情与景 沧浪亭——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 4、勾勒点染意境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点明主题,直抒胸臆 第二节 古典园林的文化特性 三、追求含蓄 第二节 古典园林的文化特性 三、追求含蓄 复习思考题 1、我国园林发展历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点 2、我国古典园林的文化特性 3、请分别说出我国古典园林追求自然、追求意境、追求含蓄所采取的艺术手法 * * 第一节 古典园林概述 第二节 古典园林的文化特征 远古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两宋 明清 灵囿:掘地为池,称“灵沼”,垒土堆山,称“灵台” 大兴苑囿,如秦上林苑的“一池一岛”到汉的“一池三山”. 江南出现了文人风格的私家园林,“不出城廓,而享山林之美” . 皇家园林没有脱离秦汉遗风,私家园林更注重诗情画意,追求淡雅朴素 风格基本定型,皇家园林以汴梁为代表,私家园林分为南北两支,北洛阳南苏州. 造园艺术达到高峰,皇家园林集中在北京和承德,私家园林集中在苏州和扬州. 1、北方园林(西安、洛阳、开封和北京等古都,以皇家园林为代表) 2、南方园林(集中在南京、无锡、苏州、杭州等地,主要以苏式园林为代表) 3、岭南园林 (以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 可园,番禺的馀阴山房,佛山的梁园) 以效法自然为原则,一般都依照建园处的地形地貌,任其高低起伏,溪河池塘,花石树木也顺其原形,稍加修整,不修剪造型。 世界园林 东方园林 西方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法国古典园林 自然山水园林 几何形园林 颐和园 皇家园林的特点:吸收苏式园林的长处并适应皇家的要求而设计的,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 颐和园:中国现有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全园由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部分组成,总面积290公顷,其中水面积约为3/4,故乾隆兴建时命名“清漪园”。 网师园: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原为南宋侍郎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当时称为“渔隐园”.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名士宋宗元重建,因园宅面临王思巷,因此取其音“网师”。 苏州园林(网师园) 苏式园林的特点:由围绕小湖的建筑、假山、和林木构成一个以环状路线联系起来的山水园。 该园由盐商黄至筠建于1818年,园中藏书百橱,积十余万卷。黄虽为巨商,但也喜爱文化,人称主人“性爱竹”,自号“个园”,以号作为园名。 (一)“天人合一” 的影响 道家讲“天人合一”,是从遵循“道法自然”的思想 儒家讲“天人合一”,是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出发的,讲究人与自然的情景交流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禅宗讲“天人合一”,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顺应自然、不失本性为悟道 (二)古典园林建设的目标 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功” 1、“因” 要随着地基的高下,留意地形的端正,如有树木阻碍应修剪枝条,若遇泉水通过就须引注石上;宜亭则亭,宜榭则榭,取径不妨偏僻,布置要有曲折,以做到“精而合宜”。 园虽有内外之别,但景色并无远近之别,凡目力所及之处,庸俗的应以隐蔽,美好的务吸引,从而做到“巧而得体”。一句话,就是要师法自然,体现自然之美。 2、“借” 意境是意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