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iMax链路级仿真报告.doc
WiMax链路级仿真报告
(2005-12)
技术文档
本文档由802.16e物理层仿真项目组起草,由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移动通信实验室和中国移动研发中心共同认定。
中国移动研究院
北京邮电大学移动通信实验室
物理层仿真项目
目录
目录 2
1 导言 3
2 符号与缩写 6
3 项目目标及实施内容 7
3.1 项目目标 7
3.2 项目实施内容 7
3.3 项目进程规划 8
4 802.16e物理层仿真实现 8
4.1 主要参数 8
4.2 设计思路 10
4.3 仿真关键技术介绍 14
4.3.1 信道编码技术 15
4.3.2 多址技术 38
4.3.3 信道模块 44
4.3.4 空时编码模块 63
4.3.5 信道估计技术 73
5 系统仿真分析及结论 86
5.1 空时编码技术 86
5.1.1 车行环境 86
5.1.2 步行环境 88
5.1.3 室内环境 90
5.1.4 与HSDPA的比较 90
5.1.5 小结 94
5.2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技术 95
5.3 同步误差的影响导言
本文档BEAMFORMING+BTC或CTC编码技术的802.16e系统,在BER=10-4处,可以在16QAM 3/5得到8.23Mbit/s/Hz的系统吞吐率。这种环境下HSDPA与802.16e的链路吞吐率相差不大,但由于802.16e能够获得分集增益,因此后者的系统性能更好。
在室内静止环境下,由于链路质量很好,无论802.16e还是HSDPA都可以获得很好的系统性能。在带宽为5MHz情况下802.16的链路吞吐率可以达到: 16QAM 1/2为14Mbps,64QAM 3/4为31Mbps;而HSDPA的链路吞吐率可以达到64QAM 3/4为31Mbps。
由上述比较可知,两种系统的性能相差不大,由于802.16e采用了MIMO技术,因此比HSDPA系统稍胜一筹。
最后,本项目从规范的制定及实现方面对802.16e进行了比较和评估,可得到以下初步结论:
就802.16e物理层规范协议而言,与WCDMA相比,目前还很不成熟:如级联码之间无交织,致使性能不理想,性能反而不如单独使用卷积码。
虽然提出了很多最新的物理层传输技术,但无明确参数和使用范围。
802.16e中,MIMO与OFDMA结合,可有效克服多径干扰,再使用高性能的信道编码技术,可以对抗信道快变引起差错。如果发端确知信道状态,可在每个子载波上和天线上为每个用户分配不同的调制方式和功率,达到多用户传输。
802.16系统的峰均比性能:移动通信系统中,常常需要将小信号放大,通过天线发送出去。由于功放是非线性器件,如果发送信号的峰均比(PAPR: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的比值)很大,则功放在放大信号时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信号畸变。而WCDMA、HSDPA、802.16系统都具有很高的峰均比,一般大约为10~13dB,因此这些系统对于功放的线性度都有严格的要求。802.16系统的峰均比性能的射频频率比WCDMA/HSDPA高,因此链路传播损耗大,覆盖相同的面积需要更大的发射功率。802.16系统的信号带宽远大于于WCDMA/HSDPA,信号带宽越宽,功放的线性度越难实现。因此覆盖相同范围的802.16系统基站需要更大功率线性度更好的功放,从而它的建设成本可能更高。
以上结论,将会在报告正文中进一步阐述。
符号与缩写
Minimum-Mean-Square-Error)
ZF: 迫零准则(Zero-forcing)
BEAMFORMING: 波束成型
RS: RS码(Reed-SolomonLDPC: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
LLR: 对数似然比(Log-Likelihood Ratios)
CC: 卷积码(Convolutional code )
TPC: Turbo乘积码(Turbo Product Code)
BTC: 分组Turbo码(Block Turbo Code)
CTC: 卷积Turbo码 (Convolutional Turbo Code)
CRSC: 循环递归系统卷积码(Circular Recursive Systematic Convolutional code)
项目目标及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