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留守儿童 调查报告PPT课件
课题名称: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以宿松县康公村为例
团 队 名:情系“留守儿童”队
指导老师:张轶辉
负 责 人:周敏
团队成员:余佳雯 张冰冰 高汪 王贤兵
调查时间:8月14日——8月28日
二零一四年九月
什么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或寄宿在亲戚家中,长期与父母过着分开居住、生活的儿童。
我们一起走过的十五天
走访——问卷调查
基本情况
我们把康公村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原戴灯村、原排湾村、原郑湾村,对17岁以下的与父母分开居住的留守儿童进行随机走访调查。
原戴灯村,184户居民,非“留守儿童”86户,“留守儿童”98户
原排湾村,129户居民,非“留守儿童”73户,“留守儿童”56户
原郑湾村,110户居民,非“留守儿童”55户,“留守儿童”55户
被调查儿童年龄分布情况如表:
生活状况分析(一)
图1是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示意图。本项调查主要考察留守儿童在无父母的监督下的学习情况。由图可以看出,成绩中等占大多数,而成绩优秀的并不多。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图2是留守儿童每月支出费用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有16%的儿童月生活费在100元一下,有42%的儿童其月生活费在100—300元,其余分别占33%和9%。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特别是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儿童,其生活状况是不容乐观的。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为家庭务农的收入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所以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
心理状况分析(二)
“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爱,在对他们的管教上很容易出现“三多”和“三缺”问题:隔代监护多溺爱、寄养监护多偏爱、无人监护多失爱;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由于孩子们本身贪玩,缺乏自律意识,相当多的孩子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出现了缺馅,尤其心理问题十分突出。
“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问题更多的暴露出性格上的缺陷,如自制力差、自我中心、金钱主义、自私、自卑、孤僻、任性、暴躁、逆反等。
支教在我心中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问题思考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位,亲情关爱的缺失,是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2)、学校的不当评价、教师的不当教育,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社会的不良环境、成人的不良影响,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重大诱因。
(1)、社会上的不良场所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2)、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也带来了不良影响
感想与总结
人间真情的流露,不是没有倾诉者,而是缺少聆听者!
冰山一角,遗忘地总是那些“无人问津”的留守儿童;繁华闹市,冷落地依旧是破落空寂房屋里的幼小心灵。我们付出在烈日炎炎下的奔走,却收获了人生不可错过的学习,领悟我们不曾解读过的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