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与班主任工作- 西南地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课程.pptVIP

心理学研究与班主任工作- 西南地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学研究与班主任工作- 西南地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课程

[分析]个体在最初的某个情境中获得了无助感,并将无助感扩散到其他情景。这种扩散了的无助感会导致个体的抑郁并对生活不抱希望。 心理学上把这种多次遭遇失败以后,表现出来的怀疑、否定、沮丧的态度和遇到挫折就退缩、放弃的现象称为“习得无助”,这是“学习”得来的无能为力。 [启示] 人在受到刺激之后的反应与动物十分相似。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失败,他就会倾向于放弃再试一次的努力,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好这件事。就像那只小狗——隔板其实不是挡在笼子中间,而是挡在它的心里。同样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在某一方面总是受到其他人的批评或负面评价,他倾向于渐渐形成一种信念,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真的不行,从而放弃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我就是破罐破摔”,“我没有希望了”……这些就是习得性无助的表现。 与其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不如说——“成功是成功之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神话故事] 相传古代塞浦路斯有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皮格马利翁,有一次他雕刻了一尊完美的少女雕像,由于在雕塑过程中,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感情,因而禁不住对这尊美丽的少女雕像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疯狂地爱上了自己所创造的作品,为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终日以深情的目光望着雕像,几近病态。此事感动了天神,遂将少女变成了活人,让这对幸福的人终成眷属。 [实验]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来到一所小学,在1—6年级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儿童发展可能性的“发展测验”,然后把一份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并说这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即将开放的花朵”,具有产生“学业突飞猛进”的潜力,而且再三嘱咐老师对此“保密”。名单中的学生有些在教师的意料之中,有些却是水平较差的学生。心理学家对教师解释说:“请注意,我讲的是他们的发展,而不是现在的情况。” 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但8个月以后再进行测验时,奇迹出现了。凡是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老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 《课堂中的皮革马利翁效应》 《十六号同学》 《一朵栀子花》 《教师摸一下学生的头》 [机制分析]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心理机制: 罗森塔尔通过自己“权威性的谎言”暗示了教师,调动了教师对这批学生的期待和偏爱情感,而后这些教师通过他们的笑貌、眼神、语调、态度、行动等将自己暗含期待的感情微妙地传递给这些学生,使学生受到了鼓舞,激发了更大的学习热情,说明教师的期待具有巨大的神奇作用。 [启示] 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到老师的赞美和期待。 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只要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 活动:猜猜这是谁? 在白纸上写下3-5句描述自己的句子,但不能写名字。 交流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在理解相互传递的信息过程中,人更加看重脸部表情而不是言语内容或声调。 ——梅拉比 与学生的交流 班主任的眼神 注视学生的艺术 严肃注视:眼神集中在对方脸上以双眼为底线、上顶角为前额的三角部位。视线要直,不能眼珠乱转,面部表情要严肃认真,目光要带有锐利感而不僵直。要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时,严肃注视可以让学生心灵震撼、吐露真情。 一位中学生的描述: 老师面色严肃,她的目光注视着我的脸,盯着我的眼睛,似乎要把我的内心秘密刺穿。我还没见过路老师如此严肃,我的印象里她的眼睛一向是笑眯眯的。“项羽同学,我希望你说实话,我相信你有这个勇气!”在路老师炯炯目光的注视下,我在也无法隐瞒了,“是我干的,老师,我不对……” 眼泪不争气地淌了出来。 关注注视:眼神集中在对方脸上以双眼为底线、嘴为下顶角的倒三角部位。目光以亲切、柔和、自然为主,表情不能过于严肃或过于随便,目的是让学生感到受注意或得到鼓励、接受良性暗示,从而让学生认真的思维和认真的与老师沟通。 亲密注视:眼神集中在对方脸上以双眼为底线、胸为下顶角的倒三角部位。教师在与学生个别谈话时,除了以批评为目的以外,一般都可以使用这类注视,这样会使学生感到关心、体贴,产生巨大的温暖效应。 2. 消极的眼神 呆滞:毫无表情地面对学生,使学生觉得老师根本不关心自己; 垂视:眼睑低垂、目光指向地面,使学生感到教师“巨人以千里之外”,无异与自己沟通; 侧视:侧目视之,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有鄙视和轻蔑感; 盯视:目光不流转,甚至伴随瞪眼、不眨眼睛。在带有一定威慑力的同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不安和害怕; 怒视:在瞪大眼睛盯视的同时伴有眉毛竖起、牙齿咬紧等愤怒表情。会引起学生的巨大恐惧,对学生心理产生伤害,同时可能引起学生严重的对立情绪,甚至发生冲突。 教师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眼神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