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科内培训【课件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该文档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个人权益,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

胸泵学说 畅通气道——仰头提颏法 最常用的徒手开放气道方法 一手掌压前额,另只手中示食指向上向前抬高 下颌,两手合力头后仰 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 抬颏时,防止用力过大压迫气道 畅通气道——托颌法 双手在患者头部两侧、握紧下颌角 双肘支撑在患者平躺平面 用力向上托下颌、拇指分开口唇 不伴头颈后仰、专业人员必掌握 人工呼吸——B 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口对口鼻 球囊面罩辅助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 捏鼻 包口 气匀(1秒) 上抬 松手 球囊面罩辅助呼吸 选择适合面罩 操作者在患者头侧 E-C手法 提下颌、开放气道 固定面罩防止漏气 适量通气 团队施救 单人施救 早期 识别与呼叫 早期 CPR 早期 除颤 + 尽早除颤: 可在CPR前,3min 单次电击:减少连续电击,随即CPR 能量选择:双相波 120 ~ 200J 单相波 360J 急救成人生存链:加强及四步变五步 除 颤 用物准备:除颤仪、导电糊、抢救车 适应对象:室颤、室扑、无脉性室速 步骤: * 确定心律 * 开启除颤仪,选择Paddles导联 涂导电糊(C字形) * 1.选择合适电量。 * 2.充电。 * 3.放置电极板 * 4.清场 * 5. 紧接着继续CPR 5个循环 * 6. 评估心律及除颤效果 * 电击能量 初次除颤与随后使用的剂量: --成人:单相波:360J;双相截顶指数波:150-200J;双相直线波:120J;不明确为何类型的双相波机器时用200J --儿童:单相和双相波均为:初次2J/kg,随后建议用2-4J/kg(与初次相同或更高剂量),不超过10J/Kg,建议使用儿童电极片,如无条件,也可用成人电极片替代 * 除颤时间与成功率 心肺复苏成功指征 自主呼吸恢复 大动脉搏动恢复 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恢复 面色转红润 收缩压》90mmHg 现场宣布死亡的条件 心电示波呈一直线 抢救》30min 充分与家属沟通征得家属同意,必要时上报中心 现场死亡患者原则上不再转运入医院 注意点 施救者应对心脏骤停者进行尽责、完整的CPR和ACLS,除非之前病人明确表明不作复苏治疗 最后决定停止复苏绝不能简单地以抢救时间而定 应根据实际临床情况和尊重病人的人格角度综合判断。 急救成人生存链:加强及四步变五步 目标:↑ROSC存活率;实施:多学科、综合、完整治疗体系重点:心肺复苏和神经系统支持(如:急诊PCI和低温治疗) 早期 识别与呼叫 早期 CPR 早期 除颤 早期 有效的ALS 心脏骤 停后综 合处理 + + 急救成人生存链:加强及四步变五步 ⑴优化心肺功能和重要器官灌注 ⑵恰当转运 ⑶治疗ACS 和其他可逆病因 ⑷低温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⑸预测、治疗和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 早期 识别与呼叫 早期 CPR 早期 除颤 早期 有效的ALS 心脏骤 停后综 合处理 + + 早期 识别与呼叫 早期 CPR 早期 除颤 早期 有效的ALS 心脏骤 停后综 合处理 + + 急救成人生存链:加强及四步变五步 ⑴UA或NSTEMI慎给吗啡(增加死亡率) ⑵无脉或心脏骤停,不用阿托品(无益) ⑶肾上腺素不变:1mg/3-5min ⑷胺碘酮:首剂 300mg;第二剂 150mg * 2010心肺复苏指南于2010年10月同时在《循环》、《复苏》杂志发表 * 尽早启动EMS、尽早CPR、尽早除颤、尽早ALS、尽早复苏后治疗,是构成SCA存活链的5个关键环节。患者发生SCA时,急救者如能使生存链环环相扣,将大大提高复苏成功的机会。有研究表明,早期CPR如3~5min内电除颤可使SCA患者存活率高达49%~74%。 * * * * * * * * * * * * * * * * 心肺复苏 河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急诊重症科 李瑞娜 急诊人 健 康 所 系 性 命 相 托 1947年 Dr. Claude Beck发明了首台人类除颤器 发展史(1) 1957-61介绍了现代心肺复苏共同创造了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James Elam Peter Safar 发展史(2) 发展史(3) 1960年Kouwenhoven,Knickerbocker和jude应用闭合式胸外按压成功抢救了14例,在马里兰医学会议上,首次提出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不仅能够产生血压而且有助于血流和自主循环的恢复”, 明确宣布心肺复苏的措施包括通气、胸外按压和电除颤 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2000 2005 2010 2010心肺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