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与实验室分析2018课件
临床常见感染相关的病原菌不同部位的常见定植菌 下呼吸道感染常见 病原菌 定植菌 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前三位细菌 尿液标本分离的前三位细菌 血液标本分离的前三位细菌 伤口分泌物标本分离的前三位细菌 微生物标本采集与运送要点 一般原则 抗生素使用前采集 采集后及时送检 避免正常菌群的污染 适当的标本类型:反应感染部位、厌氧标本 标本量足够 专用培养杯 感染病原学诊断 临床微生物室 ——提高细菌培养药敏检测质量 临床医生 ——送合格标本 ——准确解读报告单 抗菌药物滥用和乱用原因 ? 病原学诊断不明确 重视不够 标本质量低 就诊前或留取标本前使用抗生素率高 病原学检测质量不高 检出率低 准确性差 报告方式迟后 报告信息不全 药敏试验欠规范 病原标本送检率 (开始用药前) 病原标本送检率 (用药期间) 几种重要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时期及采集要点 血培养 美国 CUMITECH规定 病人: 发热? 380C 体温下降:?360C WBC: ? 10.0X109个/L WBC: ? 1.0 X109个/L 以上4条任意一条符合,送血培养 【血行感染及其分期】(Blood stream Infection, BSI) ▲菌血症期 — 血培养阳性 bacteremia ▲败血症期 —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和体征 septicemia ▲败血症综合征期 -- 全身感染中毒症、征+脏器损害 sepsis ▲败血症休克期 -- 休克+上述表现 septic shock 血培养的目的及意义 1,败血症唯一的确诊手段 2,协助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病原菌 感染部位(全身、局部) 3,判断预后 4,指导治疗 合理选择抗生素 控制耐药菌的传播 不同抗感染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 A = 正确抗感染治疗方案 I = 不正确抗感染治疗方案 Clin Infec Dis 24:584-602, 1997 血培养系统 传统血培养 血培养系统 每天肉眼观察 自动监测,10分钟一次 普通孵育 振荡孵育 盲目传种 自动绘制生长曲线,阳性自动报警 只能做血培养 血、无菌体液 需氧培养 需氧+厌氧+L菌+结核菌 检测原理 细菌生长繁殖时产生CO2,通过各种手段检测CO2来判断阴阳性 放射性标记 检测 特殊感受器 pH或氧化还原电势 均质荧光技术 生长曲线 1998-2001年血培养的评价 7124份标本,阳性率11.5%,污染率0.3% 阳性检出时间 24hr内检出占69.9% 48hr内检出占87.3% 72hr内检出占91.3% 三级报告制度 一级:阳性报警的当天直接涂片报告 二级:第二天的直接药敏试验报告 改为48hr的阴性报告(2005年) 三级:第三天的正式报告 1998-2005年血培养送检情况 采血量与检出率的关系 影响阳性标本检出的因素 采血量—阳性检出率的关键 每增加1ml血量=增加3%-5%灵敏度 成人:8-10ml/培养瓶 儿童:0.5-3ml/培养瓶 尽量避免采血量不足 采血时间选择 标本的采集时机 理论: 寒战高热前1小时 一般原则: 发热初期或高峰时 抗生素应用前 已用药而不能中止者,在下次用药前 采血次数与阳性率的关系 采血次数:成人一般为2~3次 提高菌血症的检出率 弥补采血量的不足 帮助判断是感染菌还是污染菌 解决的方法-- 正确的皮肤消毒方法 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秒以上 1%?2%碘酊作用30秒或10%碘伏60秒 70%酒精脱碘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 在医生或护士指导下取样 嘱病人漱口三遍以除去浅表固有定植菌 指导病人深咳以取得下呼吸道标本(而不是鼻后粘液)置于一无菌容器 注意:咳痰不能做厌氧培养!!! 细胞学筛选标本 不合格标本 指唾液或唾液严重污染的痰标本,含鳞状上皮细胞多,而白细胞少 原始培养生长菌落 清洁中段尿标本的正确采集要点 标本的及时运送 苛养菌中除卡他莫拉菌外,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对干燥、对寒冷的抵抗力均较弱,在标本离开机体后其存活率十分低。 对环境抵抗强的病原菌(绿脓及其它G-菌,葡萄球菌、念珠菌等),2-4h后繁殖数代,影响定量结果。 正确解读临床微生物室报告 了解细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 认识几种重要的耐药模式 病原学检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垫付协议书范文.docx VIP
- 四年级上第2单元第5课《了解家乡美丽的风景——数据收集工具》课件(内嵌视频+音频).pptx VIP
- 高思学校竞赛数学导引·三年级(详解升级版).pdf VIP
-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docx VIP
- 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pptx VIP
- 乳腺癌重建术的护理.pptx
- 小学五年级民间故事10篇.pdf VIP
- 原嘉兴高联丝绸印染有限公司疑似污染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pdf VIP
- 新解读《GB_T 39107-2020消费品中可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测定 静态顶空进样法》.docx VIP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PPT模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