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知识目标 1欣赏民歌艺术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
; 知识目标:
1、欣赏民歌、艺术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歌剧音乐、器乐曲、室内乐、交响音乐等音乐作品。介绍有关音乐常识。
2、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调式、织体、曲式等及其表现作用。
3、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不同历史时期音乐的风格流派、艺术成就及其发展变化。
4、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功能及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的关系。; 技能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古筝的起源、古筝的构造及定弦、古筝的演奏姿势。如何去欣赏古筝乐曲。;、古筝起源趣话; 筝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深受人们的喜爱。正如唐代诗人吴融在《李周弹筝歌》中的描述:;; 瑟,我国古老的弹拔乐器,弦大多为二十根弦,按五声音阶调弦。瑟主要在古代宴享礼仪时为歌唱伴???,“琴瑟合鸣”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器乐演奏形式。; 最早,筝只有五根弦,约在战国时期发展成十二弦筝,到隋代增至成十三弦筝。盛唐时,十二、十三弦筝长期并存,至宋代,主要流传十三弦筝。元、明之际出现了十四、十五弦筝。到清朝末年古筝已增至成十六弦筝。
《唐赵璘因话录》“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筝,五弦筑身也”。筑:古代的一种竹击弦的乐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筝,鼓弦筑声乐也,从竹筝声”。后汉刘熙的《释名.释乐器》“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 二、筝的流传与筝乐的兴盛; 1、先秦汉魏,筝乐始兴
根据司马迁在《史记》的记载,公元前237年,秦王听信奸佞谗言,下令驱逐外国客卿,后做宰相的李斯也在驱逐之列,他便上书皇上,劝秦王收回逐客令。在《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不称今人情;细将幽恨传; 4、元明以降 渐呈衰微
明代大学者朱载育在《明郑氏子瑟谱》“今官筝十五弦,而世多用十四弦者”,到清末,筝又增加一弦,发展成为十六弦筝。; 5、筝逢盛世 复兴繁荣
最为普及的二十一弦筝,以及转调筝。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相继在所有的高等音乐院校设置古筝演奏专业,使古筝的传习逐渐专业化、系统化。;三、古筝的构造和基本定弦;1-筝首
2-前端弦孔
3-前岳山(前梁)
4-弦
5-后岳山
6-后端弦孔
7-筝尾; 2、基本定弦
筝是按五声音阶定弦的;二十一弦古筝D调音位排列如下:; 通过弹奏,我们知道了五个问题:
1、二十一弦古筝共有二十一根能发出 不同音高的琴弦
2、二十一弦古筝的弦分为白色、绿色(或红色)二种颜色
3、红色或绿色的弦,分别在3弦、8弦、13弦及18弦的位置上。它们在D调唱名为不同音高的“sol”音
1=D 3弦 8弦 13弦 18弦
5 5 5 5; 4、根据Di调音位排列,二十一弦古筝有四组八度音区; 四、古筝演奏姿势
古筝的演奏姿势分立势和坐势两种,常用的坐势演奏。; 1、椅子或凳的高度因人而异。高度一般能使演奏者两腿自然弯曲成900时,大腿低于筝背板3cm为宜;身躯要坐直;两膝稍并,左脚稍前于后脚,两; 2、两肩、臂要自然放松,肘、腕、指关节自然弯曲,弯度以演奏者的体型、身高、受型而定。两手背向上与古筝面板成平行,手心向下成半握拳状,右手弹弦点的位置一般在有效弦长(琴码到前岳山之间距离)靠近,前岳山一侧15cm处的弦上。弹奏低音区时身躯稍向前倾,弹奏高音区时身体稍向后仰。;; 五、乐曲介绍《渔舟唱晚》
筝曲《渔舟唱晚》由筝家娄树华根据山东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澎蠡之滨”的文句。在《滕王阁序》中描述江南景色的名句“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和“虹销雨霁,彩彻云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诗情画意,也与乐曲的曲韵有相通之处。; 娄树华(1907-1952),中国现代古筝名家,河北玉田县人,编箸《古筝练习曲2首》及《筝学讲义》。; 乐曲欣赏《渔舟唱晚》
筝乐作品描绘夕阳西下,渔舟归港,渔人怡然自得,悠扬的渔歌荡漾在湖面的诗情画景。;;谢 谢 !;RfNcK9H5E2B+x(u$rZoWkThQeMbJ8G4D1z-w*t!qYnVjSgOdLaI6F3C0y)v%s#pXlUiRfNcK8H5E2A+x(u$rZnWkThPeMbJ7G4C1z-wt!qYmVjRgOdL9I6F3B0y)v%s#oXlUiQfNcK8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