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穴位保健 3PPT课件
对0-36个月儿童中医药调养就是针对小儿的生理特点和发病机理,指导儿童监护人开展起居活动指导、饮食调养已及常见穴位的按揉,以达增强儿童身体健康的目的。儿童中医药调养服务由四部分组成:①预约儿童监护人,②儿童中医药调养指导,③传授穴位按揉方法,④记录并纳入健康档案。按照不同月龄实施,参照本规范开展相应的工作。
㈠饮食调养
1.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
3.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
4.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
㈡起居调摄
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⑶儿童秋季调摄要点
①感冒的预防;②体瘦儿的调养;③肥胖儿的调养
5.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增强体质。
。
穴位:学名腧穴。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炙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少的地方。也叫穴、穴道。
穴位一: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置: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足三里穴主治疾病:消化器官疾病、牙痛、头痛、神经痛、心脏病、鼻部疾病、呼吸器官疾病、食欲不振、胃下垂、便痢、腹部胀满、呕吐等一切胃肠、腹部不适之主穴。此外,对腰腿疲劳、更年期障碍、皮肤粗糙也很有效
按揉足三里
⑴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⑵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
⑷现代研究:证明针灸足三里穴能提高小鼠运动能力。其机理可能与纠正运动小鼠神经 -内分泌 -免疫调节紊乱有关;亦有研究证明与纠正运动小鼠自由基代谢失衡有关
穴位二:迎香穴
迎香穴位置: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此穴的主治疾病:有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
按揉迎香穴
⑴迎香穴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⑵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
⑷现代研究:
透刺迎香穴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内服鼻炎康的对照组;低频电脉冲刺激迎香穴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疗效确切;迎香穴位按摩可以有效促进腹部手术患者肠功能恢复;术后早期指压迎香穴可促进胃肠道蠕动,恢复胃肠道排气。
穴位三:四神冲穴
四神冲穴位置:位于人体头顶的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因共有四穴,故又名四神聪
此穴的主治疾病: 现代针灸学记载该穴有醒神益智、镇静安神、清头明目、醒脑开窍、增强记忆的功用,可治疗头痛、眩晕、癫狂、痫症、失眠、健忘、中风、震颤麻痹、脑炎后遗症、内耳眩晕症等疾病。。
按揉四神聪穴
⑴四神聪穴位置: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
⑵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1.摩腹
⑴位置:腹部。
⑵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⑶ 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
(4)操作注意事项:顺时针摩腹为泻法,能消食导滞通便,用于便秘、腹胀、厌食等;逆时针摩腹为补法,能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泻、寒湿泻。
日常保健时,顺时针与逆时针摩的次数或时间相等即可。
自身放松,全掌着力,意念置于掌心,以肚脐为中心,,缓缓摩动腹部,手法以轻柔,不要带动皮下组织,以腹膜后腹部有温热感,并层层向内透热为佳,腹部是气血生化之源,通过健脾助运达到补元气的功效,有益于全身,对腹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博士Panaray 402 II 扬声器说明书.pdf
- DD 2022-1.3 岩心数字化技术规程 第3部分:光谱扫描.pdf VIP
- 最新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论文(可编辑).doc VIP
- 干部监督流程图.xls VIP
- 二手机器设备买卖协议书4篇.docx
- 实验室准入教育答案(通识A课程).docx VIP
- 家用升降梯设计-小型剪叉式液压升降机.doc VIP
- 《时间序列分析——基于Python》 课件全套 王燕 第1--7章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发展概述---多元时间序列分析.pptx VIP
- 2024年10月19日湖北省联考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市级卷).doc VIP
- 中国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诊疗路径专家共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