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重叠的状》教学反思.doc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重叠的状》教学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重叠的状》教学反思

《重叠的形状》《重叠的形状》一课,考虑到前两课采用的是手工为主的教学形式,希望第三课依然能成为他们的延续。于是我继续采用手工制作的方式,来表现“重叠”。目的是利用几课时的连续集中学习,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颜色搭配、构图的能力。 ??? 一年前,孩子们的小手尚处在幼儿阶段,大多孩子用剪子不是很熟练,也考虑到人多,一个教师看管四十几个拿着剪子的学生的安全问题,因此偏重了绘画课的教程,力求使他们对线条的勾勒、涂色的技能作为美术的基础能力加以重点培训。 ??? 本学期,发现长大了一岁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动手能力开始逐渐地成熟起来。于是打算在手工制作方面加以重点培养。 ??? 课前让学生们准备了彩纸、彩卡纸、亮片、香皂片和剪好的小几何图形等。我也制作了了一些(我认为)简单的范画。分为有规律都重叠和自由式的重叠。 ??? 课的开始,我通过肢体语言的两手的交叉,和摆一摆手边的物体,两种方式让学生自己感受和理解“什么是重叠”,重叠给人什么感觉,重叠会带给画面什么效果。又通过分析教材上的图片和照片以及学生作品,对重叠的方法、如何制作、构图等知识加以详细讲解和渗透。我想教材的本意是,要求学生能制作简单的一个 或几个几何图形饿重叠就可以了。可我个人却觉得这样的要求,有些过于简单和游戏化。于是,我对学生们提出了:色彩、构图双重美感的要求。比如主题和背景的搭配,图形之间的摆放美感,然后学生们 因为对手工制作方面的技巧还不够成熟,加之有的课前准备不充分,结果做出来的作品效果,在我看来不尽我意。 ??? 静坐于此,我想:也许是我把目标定得太高了?还是,孩子们的手工制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在我把二、四、五、六的课都上完的时候,收上来的作品只有二班孩子作业不仅课堂完成率百分之六十以上,而且作品的质量上乘到可以达到我内心制定的高标准。说实话,心里大大的惊喜也有小小的失望。 ??? 十个手指伸出来是不能一般长的,那么我对不同能力的孩子们是不是不应该“卡齐”。即使他们没有达到“我的”要求,也不要着急、上火和自责。我居然忘了自己曾写过的那句话——有一种爱,叫等待!!! ??? 对待能力强的孩子就用高的要求,稍微弱些的就应该降低标准。这样的教育规律源何我在实践中居然忽略掉了呢?心急果然吃不了热豆腐! ??? 开学半个月了,手工课的用具带不齐,是一个大问题,今天上了一个班级的课,三分之一的孩子明知用剪刀,居然不带!(我一看一片的学生举手借剪刀的时候,我的心里就不由自主地“腾腾”地上火)借给他们吧,他们心里会有侥幸心里,觉得下次不带他也一样有用的。不借给他们吧,难不成要眼睁睁看他们枯坐四十分钟么?或者看着他们不能自我约束地扰乱班级纪律?一个表情——无奈! 今天我告诉那几个我借给他们剪刀的孩子了:这是第一次我借给你们剪刀,也是最后一次。若下次再不带,我不能保证能再借给你。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