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12节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展心理学12节PPT课件

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培训) ( 第1、2节) ;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发展的5个方面的基本性质。 (一)心理发展有方向性(阶段低级到高级)和顺序性(动作----语言)。 (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进的(单4-p182)。从出生到幼儿期属于第一发展加速期(单5-p182),青春期是第二个发展加速期(单6-p182)。 (三)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特殊性)。 (四)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 (五)心理发展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单7-p182)。;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4个方面的任务 (一)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人的一生全程划分为胎儿、婴儿、幼儿、童年、青少年、中年和老年期。 (二)阐明各种心理机能(作用与活动能力)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三)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构造、功能与相互关系)。 (四)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1)遗传素质与环境和教育因素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关系制约着心理的发展。 (2)心理的连续不断发展与阶段性跳跃之间是如何有机统一起来的。 (3)在心理发展中个体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之间是怎样取得平衡的。 (4)不同心理机能发展过程中是否具有各自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与发展可塑性的关系如何。;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4个阶段);四、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单12-p184),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3种研究方式 ;二、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单15-p185)。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这种横断与纵向的交叉研究(单16-p185)。;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2、环境决定论: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单18-p186),他的一段名言是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观点的典型写照。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分别重视了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对心理发展的制约作用,但两者都因为片面强调一个因素的作用,走向极端而失却科学性。 (二)二因素论。二因素论主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他们关注各因素在心理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 (三)相互作用论。相互作用论认为,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单19-p186)。; 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1896-1980)的认知发展理论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他一直是儿童心理发展领域最杰出的一个代表人物。;;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皮亚杰认为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单24-p188)。 4、心理发展阶段说。心理发展阶段论观点为:心理发展表现为连续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典型特征;各阶段的发展次序是固定的;前一阶段与后一阶段具有连续性,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也是后一阶段的量的积累过程,先前的认知结构包含并融合在后继的结构之中。; 皮亚杰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的4个阶段为(单25-p188):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个阶段儿童主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 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 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他知道它并非不存在,这样他逐渐获得了客体永久性(单27-p189)。这时认知活动处于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单26-p189) ; (2)前运算阶段(2~6、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把上一阶段中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具有了符号功能,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表现为泛灵性(单28-p189)、自我中心、思维的不可逆性、未掌握守恒(单29-p189)。 (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获得了守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