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监测(采样)培训班.ppt

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监测(采样)培训班.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监测(采样)培训班

表10 减免布设空气点数的区域情况表 产地类型 减免情况 产地周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内无工矿污染源的种植业区 免测 设施种植业区 只测温室大棚外空气 渔业养殖业和畜禽养殖区 只测养殖原料生产区域的空气 矿泉水、纯净水等水源地和食用盐原料产区 免测 采样方法 大气采样 采集氮氧化物 采集二氧化硫 采集总悬浮物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土样采集方法要点 采样人员要有一定采样经验,熟悉采样方法和要求,了解本地农业生产情况。 1 样点布设:按照《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规范》(NY/T1054-2013)要求,确定区域内样点数量及其在各采样单元(乡镇或村)、各土壤类型及种植作物上的分布。 2 采样准备:采样工具(竹片)、采样袋、标签、记录表、记录笔和GPS等。 3 采样区域:根据样点分布,在规定的采样单元(如一个乡镇或村)内选择有代表性的、位于该采样单元中心区域、远离主要公路干线(300m以上)、避开工业污染源和农舍,选择相对集中连片的若干田块作为采样区域。 若该采样单元内不止一个采样点,则多个采样点应保持足够的距离并在该采样单元内均匀分布。 4 样品采集:按照“随机”、“等量”、“多点混合”的原则采集混合样。 “随机”即在采样区域内按一定的路线(梅花形或“S”形)采样; “等量”即每个分点的采样深度和采样量要基本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 “多点混合”即由多个分点的样品混合后组成一个混合样,每个样品的采样分点数5~7个;采样点要避开路边、田埂、沟边、肥堆等特殊位置。 5 采样要求:采样深度一般为0~20厘米(多年生作物为0~40厘米);一个混合土样以风干后0.5~1公斤左右为宜;如果混合样品的数量太大,只能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 6 样点定位:在每个采样单元的中心位置用GPS读取经纬度和海拔高度。 7 记录和标签: 按采样记录表格完整填写相关信息。其中: 样品编号在采样前统一规定;土壤类型需按照土壤分类的规范填写,如水稻土、紫色土、潮土、黄壤……等;种植制度包括全年大、小春的种植作物,如稻-麦(油)、麦-玉-苕……等。 采集标签用2B铅笔或签字笔填写,放入夹层袋中。如果样品为稀泥,必须填写多份标签。当天采集的样品必须当天收集整理以避免混淆、漏采等情况。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监测与评价 农业部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 程康宁 电话:028872975702@ 一、检测机构对产地环境检测和评价的工作程序 1 申请人(企业)委托的工作程序 1.1 申请人持《绿色食品现场检查意见通知书》委托检测机构对产地环境监测和评价(签订委托监测协议); 1.2 检测机构接受申请人委托后,依据《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规范》(NY/T1054)及时安排现场抽样(一般7个工作日内),并自环境抽样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工作,出具《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报告》。 2 申请人(市州绿办牵头)委托的工作程序 2.1 由市州绿办牵头,把本区域内拟申请绿色食品的企业名称、产品和面积等基本情况进行汇总,发给我们检测机构,我们与当地绿办进行协调后及时对该市州安排现场抽样;在规定的工作日完成检测工作,出具《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报告》 2.2 现阶段本市州区域内只有1家申请绿色食品的企业,这种情况要求企业先提出申请,再与检测机构签订委托监测协议;以下程序同上。 2.3 市州绿办配合采样(提供采样说明)(样本) 《委托监测协议》 二、产地环境调查(选址) 调查目的和原则 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目的是科学、准确地了解产地环境质量现状,为优化监测布点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特点,兼顾重要性、典型性、代表性,重点调查产地环境质量现状、发展趋势及区域污染控制措施,兼顾产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工农业生产对产地环境质量的影响。确保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确保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确保绿色食品质量和生产者健康。 调查应依据《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391-2013)标准的规定开展此项工作。充分用好手中现有的资料,比如:近几年以县为单位进行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整体认定的监测数据,以及全省开展“重普”监测数据等。 三、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 土壤监测 布点原则 样点数量 采样方法 布点原则 样点数量 1.2.1 大田种植区 按照表1规定执行,种植区相对分散,适当增加采样点数。 表1 大田种植区土壤样点数量布设表 产地面积 布设点数 2000 hm2以内 3~5个 2000 hm2 以上 每增加1000 hm2 ,增加1个 样点数量 1.2.2 蔬菜露地种植区 按照表2规定执行。 表2 蔬菜露地种植区土壤样点数量布设表 产地面积 布设点数 200 hm2以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