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凉州驴的保种与开发利用
沈善义1 ,许 惠2
(1. 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聊城 252200 ;2. 广州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收稿日期:2009 06 25
作者简介:沈善义(19852) ,男,大学本科。
文章编号:1007 9726 (2009) 06 0059 02 (中图分类号:S858123)
凉州驴是甘肃省北部优良地方驴种的代表,分布于甘肃河
西走廊。据考证,我国驴就是沿此道由波斯进入中原的。而凉
州是古丝绸路上的重镇,史有“四凉古都,河西都会”之美称。凉
州地处黄土、青藏、蒙新3 大高原交汇地带,平均海拔1 632 m ,
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地势平坦,常年有祁连山区冰
雪融水灌溉,形成了河西走廊东端最大的一块沃野绿洲,自古就
是“人烟扑地桑柘稠”的农业发达地区。长期以来,凉州驴作为
农村的主要役畜之一,在当地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
用。但随着农业现代机械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凉州驴的使用价
值逐渐降低,存栏量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如何对这一优良地
方品种进行保种和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为此,
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对凉州驴的保种研究工作
提供一些资料。
1 品种特征
111 概况 20 世纪80 年代甘肃省畜禽品种资源普查中,凉州
驴被列入《甘肃省畜禽品种志》。该驴种是属于在特定的历史、
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特有品种。体格矮小,体质干燥
结实,头略大,耳直立,额宽,鼻短,耳壳内生有短毛,颈薄,髻甲
低平,背平腰短,尻短斜,胸宽深不足,肋扁平,四肢较短,关节干
燥结实,体小质坚,毛色多为灰色、黑色,性状遗传稳定。具有适
应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等优点。
根据《中国农业年鉴2007》,甘肃省2007 年末驴存栏量达
11211 万头,但凉州驴不足1 万头。纯种凉州驴的数量日益减
少,在有些历史上分布密集的县区已经很少看到凉州驴了。如
不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就会导致该品种的进一步退化直至灭
绝。
112 生产性能 凉州驴具有繁殖力强,性成熟早,使用年限长
等特点。公驴在1 岁时有性行为,母驴在1~115 岁性成熟,到
2 岁即可配种,幼驹成活率在90 %以上。公、母驴的使用年限
15~20 年。而且妊娠母驴胎盘分泌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PMSG) ,可供制作生物激素PMSG,用于家畜、野生动物、珍禽
异兽的繁殖调控以及人体性功能障碍的治疗(赵生国等,2006) 。
驴肉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肉类滋补食品,具补血益气、
强身壮体等保健功能,尤其以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而受到人们的
青睐,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之美誉。驴皮还是熬制名贵中药
阿胶的上等原料,仅东阿阿胶集团一年就需要130 万张驴皮。
据甘肃农业大学汤培文等[1 ] 研究,凉州驴的平均屠宰率
4812 % ,净肉率64179 % ,相对于其它家畜品种而言,产肉性能
并不高,但营养价值较高,必需氨基酸和人类所必需的限制性氨
基酸含量较高,肌间脂肪占净肉的8191 % ,且以不饱和脂肪酸、
亚油酸、亚麻酸为主,占肌间脂肪含量的62129 %。因此,是预
防老年人冠心病、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的良好保健食品。
2 存在的问题
211 数量严重减少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凉州驴
的使用价值逐渐受到限制,饲养量也在逐年减少。据2007 年官
方统计数据,甘肃省内凉州驴的总量已不足1 万头。而且受经
济效益的驱使,人们也忽视了对种质资源的保护,这些都将造成
凉州驴的品种丢失。
212 缺乏科学的保护与利用技术体系 在某些地区,虽然也引
入外来驴种(如关中驴) 对本地凉州驴进行改良,但由于缺乏科
学的改良利用体系和计划,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达不到预期的改
良利用的效果。
213 缺乏政策引导 有关部门对凉州驴纯种保护和繁育没有
引起足够重视,缺乏适当的政策引导。随着杂交改良的推广应
用,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而对地方品种的保护和重视不够,在保
护优良品种资源上投入不足,甚至优秀的种驴被出售和宰杀,使
优良品种资源受到威胁。
3 保种与开发利用措施
据高雪等[2 ]的研究,新疆驴、凉州驴、云南驴的平均有效等
位基因数较高,分别为2196 、2185 、1199 ,而关中驴、德州驴、佳
米驴、庆阳驴、晋南驴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较低, 分别为
1175 、1171 、1187 、1179 、1161 。表明凉州驴受人工选择强度较
小,而基因数多、基因型复杂,其遗传多样性好,因此可充分利用
其较高的肉用价值对其他驴种进行杂交改良。
311 大力宣传教育,增强保种意识 由于保种工作本身不能带
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而养殖户无法认识与接受保种能带来长
远利益以及最终将有益于今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档评论(0)